玉面小青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狗,伸著舌頭喘著粗氣。
三人本無惡意,見車老闆一人一鞭,憑藉著馬車跟三個人周旋不落下風,心中甚是佩服。於是說明了緣由,買了西瓜送給車老闆,算是賠罪。這就是山外有青山,樓外有青樓,普通人佔據地利也不是好欺負的。
這是明老師年輕時的趣事,後來他進入松花江大學,當了一名體育老師,教授的課程是實用防身技術。他經常用這個故事告誡學生,不要以為學點功夫就了不起,你可能連一個普通人都對付不了。
明老師在大學混的風生水起,經常外出交流學習。四十歲這年,他受邀跟朋友在俄羅斯開了一家武館。武館很成功,很快就招收了數量可觀的學徒。不過麻煩也隨之而來。
武館所在州的搏擊冠軍巴巴耶夫找上門來,要切磋一下。切磋,這是文明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來踢館。
明老師是個血勇之人,有人來踢館,自然不能逃避,不過他並不傻。這巴巴耶夫身高接近兩米,脖子四肢跟電線杆子似的。明老師身材已經很魁梧了,跟黑熊般的巴巴耶夫相比,就跟個小雞崽兒似的。怎麼打呀?話說格鬥比賽還講究個級別呢?自己跟人家比,那就是輕量級跟重量級的區別。想了想,明老師雙手抱拳,朋友,以武會友,點到為止,請了。為啥華夏自古習武成風,還不是因為身體素質比不上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只能在技巧上下功夫。格鬥要看身體素質,也更看腦子!
二人一番禮節過後,開打。明老師飛快移動著腳步,繞著巴巴耶夫轉了起來,尋找對方的破綻。
巴巴耶夫自恃身體強壯,並沒急於進攻,而是偶爾一個輕拳,試探明老師虛實。
明老師心中暗忖,巴巴耶夫這個周冠軍並非浪得虛名。
二人互相試探了幾個回合後,心裡都有了底。技巧方面當然是明老師佔優,不過強壯程度和抗擊打能力就差了很多。老師打中巴巴耶夫一拳,沒個卵用。巴巴耶夫要是一拳打在明老師身上,明老師估計得進醫院。
明老師完全清楚,自己要是不出奇制勝,但凡硬剛或者纏鬥,身高體重都不佔優勢,必敗無疑。
巴巴耶夫此時已是心中大定,眼前這個中國人身體靈魂,出拳角度刁鑽,不過力量跟自己相差懸殊,以自己的抗擊打能力,只要不是頭部,捱上幾拳估計都沒問題。自己可以利用這個近身的機會給對方重擊,或者纏鬥,擊中一下就能解決戰鬥。想到這裡,巴巴耶夫故意中路門戶大開,只用手嚴密護著頭部,胸腹部露給明老師,賣個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