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吳國境內,大舉搶掠,並封鎖了刊溝,斷了尚在黃池的吳軍主力糧道。
這是公元前482年6月份的事,當時還在爭霸的吳王夫差聽到此訊息後差點吐血,他甚至一連殺了七名突圍前來請援的吳使,試圖封鎖訊息,以保持軍心不散。
但軍心還是散了,因為此等訊息是無法完全封鎖的,尤其是糧食問題是現實問題。最終,這支強悍無比的精銳吳軍軍心一散,大量的軍士開了小差。
吳王夫差好不容易回到吳國,他所率領的吳軍已是十停不及三停。
幸虧越國尚未具備完全吞併吳國的實力,在索取了大把的戰爭賠償後,越國放過了吳國。但是,吳國從此就完全處於越國的虎視眈眈之下!
公元前482年冬,越國與吳國簽訂停戰協議,越軍班師回國,剩下吳國在寒冬中無盡悲涼。
更悲催的,是楚國一看吳國成了真正的病貓,那還不下手?
公元前480年夏,楚國令尹公子申、公子結率軍討伐吳國,楚軍長驅直入,殺入吳境,直至桐汭,即今安徽省廣德縣境內。
吳國被打得遍體鱗傷,但毫無還手之力。
曾經的小霸王,如今的軟綿綿。
看著楚國人從吳國搶掠了大把的人口和財物,越國終於忍不住了,一把撕毀與吳國的停戰協議,於公元前478年3月,由越王勾踐親率越軍討伐吳國。
吳王夫差親自率吳軍迎戰,雙方爆發笠澤之戰,結果吳軍慘敗。
笠澤,今江蘇吳江一帶,相當於就在吳國都城姑蘇附近了。越軍取得笠澤之戰大勝後,乘勝猛追猛打,迅速向姑蘇推進,並相繼於今蘇州南郊外的沒地和今蘇州城郊的郊地連續擊敗阻擊的吳軍。
三戰三捷,越軍英勇善戰之威名震動春秋江湖。而吳國經歷此三戰後,再也無法恢復元氣,從此就是等著被宰割的命運。
要宰掉吳國的,除了越國,當然是楚國。但楚國卻未先下手,因為楚國要先對陳國下手了。
按理,吳國如今成了病貓,曾經的吳國跟班陳國應該當機立斷,不要繼續跟著吳國了,但陳國不知哪根筋搭錯了,聽說吳國受到了楚國的討伐,居然派人前去慰問。
非但如此,公元前479年,楚國爆發了白公勝之亂,結果陳國居然渾水摸魚,趁楚國亂成一團之際,居然興兵侵入了楚國!
相信陳國定是得到了吳國的指令,否則借陳國一百個膽,陳國也不敢向楚國派出一兵一卒。
楚國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