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裡,我們大致講講申侯之死這事。
申侯原是楚文王時期的楚國大夫,善察言觀色,揣摩上意,深得楚文王寵信。
楚文王去世前,給了申侯大筆財富,告誡申侯務必離開楚國,留在楚國必有禍害,指點他去某大國諸侯出仕。
因為楚國很多人看不慣申侯,留在楚國有危險。大國諸侯,往往胸襟氣量比小國諸侯要大一些,能夠容得下申侯。
申侯離開楚國後,卻到了鄭國。
鄭國哪裡是什麼大國諸侯?後來申侯果然在鄭國被國君所殺。
鄭國國君鄭文公之所以要殺申侯,是因為申侯居然從齊桓公那裡領取了虎牢關這座大城的賞賜。
這下令鄭國大夫對申侯忌恨不已,也讓鄭文公也非常不滿,內心對申侯是欲除之而後快。
只要申侯哪裡犯點錯,就是要命的事。
申侯所犯的錯,其實也許根本不是錯。
申侯受封虎牢關後,加強了虎牢城防建設,結果被人舉報圖謀造反。
這就是攤上了大事,被處死就成了必然。
其實申侯根本不想造反,造反對申侯沒半點好處,憑著一座城邑,自己又是外來人口,造什麼反。
申侯之所以要加強城防建設,這是自己的封邑內的事,本來誰也無權來干涉的,加強城防建設是沒有問題的。
有問題的是有人舉報他圖謀造反,黑吶。
據說,申侯一開始也沒想著著手加強城防建設,是轅塗濤的報復所致。
轅塗濤在八國聯軍伐楚班師中攤上了事,他向齊桓公獻策大軍經淮水班師。
結果經申侯向齊桓公一提醒,齊桓公認定是轅塗濤忽悠自己,欲置聯軍於危亡中,轅塗濤因此差一點被齊桓公殺了。
轅塗濤知道是申侯害了他,因此恨死了申侯,於是他就著手報復申侯。
報復的手段是藉著向申侯表示祝賀時,建議申侯好好管理這座來之不易的大城,一定要為子孫後代留下這處封邑,別被人家給搶了去。
那就要加強城防建設。
於是,申侯就開始修築城牆。然後轅塗濤就在鄭國放出風去,說申侯圖謀造反。
正愁沒理由修理申侯的鄭文公,就以此罪名殺了申侯。
申侯死後,楚國令尹斗子文嘆息道:“知臣莫若君。”
這個臣,就是指申侯。
這個君,指楚文王。
好了,這是花絮,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