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最大的糧食難題 (第2/4頁)
一念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並準備著計劃書,開始第二天的詳細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阿爹醒來之後便匆匆帶著親衛離去。
他還要儘快處理好此次西征的一切準備。
段純一大早醒來,洗漱吃飽之後。
就帶著護衛們跟隨匠人四處檢視……
花費了兩天時間,他這才將製造各種工坊的計劃。
在農莊中全部安排完畢。
第三天,段純看著河灘上無數人影正在忙著搭建材料工坊。
河谷外的琉璃工坊也在新建之中。
至於鐵匠工坊就不用他操心了,王亮帶著匠人們選擇了一個交通便利的位置。
已經開始搭建爐灶和木棚。
用不了兩天,那裡便能正式開工了。
離開皇京城已經三天時間,段純準備回去看看萬花樓的情況。
不過從河谷外回到村莊打算告辭的一路上。
他看著田徑兩旁的大片稻田,眉頭不由得緊皺了起來。
古代最重要的物資不是黃金白銀,而是人口。
但人口數量起不來,就是因為這產量低的驚人的糧食所致!
古代缺糧,這已經是誰都知道的問題。
站在田坎上,蹲下來伸手拿過一支稻穗。
看著上面為數不多,而且殼子不夠飽滿的稻粒。
段純心中琢磨著,如何解決糧食的產量,這才是真正的大事。
可是該怎麼弄?
他真是一點兒都不懂。
而糧食安全,直到數千年後的現代,依然是地球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糧食產量,可不是僅靠商業和工業就能改善的問題。
關於糧食,段純只記得曾經網上看過的一個故事。
袁爺爺在六十年代初期培育水稻的時候。
曾經在水稻揚花季,拿放大鏡搜尋了幾十萬個稻穗。
終於找到了4個品種中的6株雄性不育植株。
用這些做材料,他的團隊曾經做了3000多個繁育組合試驗!
才培育出提升產量的新一代植株。
在經過不斷繁育達成數量,才有了第一批十來公斤的新型水稻種子。
在那個秋天終於迎來豐收。
好像就是在長沙一處水田中,獲得了畝產505公斤的驚人產量!
那好像,已經是七十年代的事情了……
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