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表現出眾的話,會被調到羊城港來學習,隨後被派遣往各地邊市去,甚至是試探性地暗中負責一些旗盟的治理。
雖然,現在這些地盤表面上還不屬於買活軍,但信奉知識教、六姐布林紅的人多了之後,牧民們互相商議,決定不認原本的臺吉,不給他們納貢,要接受邊市直接管理的事情,在邊市周邊的地區是不罕見的。因此,這幾年,邊市和貴族的關係,也就變得有些微妙了,臺吉們對這種趨勢的態度是不一的,有些人欣然接受,甚至主動要求內遷,有些人則心存抗拒,對邊市也懷有怨憤,甚而大膽的還想開戰,這也是有的。邊市的危險評級被接連上調了三次,現在還敢去邊市出外差的,都是膽大包天的能吏,奔著出成績和快速升遷去的。
買活軍這裡,也沒少想辦法緩和邊市和貴族的關係,其中瓶子這樣身份的吏目,就顯示出價值了——別的不說,瓶子去管理科爾沁的地區,受到的阻力肯定比別處要小吧?這都是自家的實在親戚,雖然是姑娘……但誰規定姑娘家不能做主了?韃靼人沒有這麼嚴格的規矩。
草原規矩是小,而且能者為尊,思想自由奔放,只要你有能耐,能折服頭人,牧民們也不會有長久的成見,再加上買地喜歡任命女吏目,這樣,瓶子和蘇茉兒等一批同齡的韃靼少女,經過五六年的栽培,逐漸都進入了這個快速上升的通道。也是因為有這條通道在,韃靼人特別熱衷於考吏目做官。再加上跑長途邊市貿易的,做匠人的,甚至還有做外科醫生去的……這些各種原因陸續內遷的韃靼人,雖然不善於耕種,但居然也算是都陸續紮根下來,有了自己的營生。
瓶子這裡,她已經是去邊市歷練了兩年,因為表現優異——她被分去管的旗,就是她遠房叔祖的地盤,這工作成績不可能不優異——在定都大典之前,又被調回來,以支援的名義參與大典工作,大典結束後,留買活大學進修,組織上時不時會叫她過去,考察一下日常成績等等。
按她自己的預估,大概一兩年內,會再有任用,很可能組織現在是在幾個候選人之間比較,要選人去負責科爾沁的第一間工廠的建設,把羊毛線廠設在草原附近,這樣降低羊毛運輸成本,毛線價格還能再往下壓一壓……
當然,這是她自己的猜測,但瓶子可是不願錯過這個可能的機會。她曲著手指,掂量起同期幾個一樣在大學進修的族親來了。“蘇茉兒先撇到一邊,她是奴婢出身,回科爾沁只能做佐貳官。蓮花兒姑姑倒有些可能,不過她年歲還小,雖然聰明伶俐,但也不會第一次回草原就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