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
“在……”母親停下手中針線,認真的看著他道:“你又想做什麼?”
“沒什麼啊,我就隨口問問。”小胖子眼睛滴溜溜一轉,笑嘻嘻的開始耍賴。
“先前要藏拙的是哪個?”母親又好氣又好笑。
“嘿嘿……”小胖子吐著舌頭,扭頭奔向了馬廄。畢竟是鄉下,馬齒莧比涿縣好找許多。小夥伴們天天來送,所求不過是舔一口沾滿蜜汁的竹筷。在孩童們心裡,這成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甚是已經超越了嬉戲,很有些儀式化的味道。
母馬不停咀嚼著鮮草,身體大有起色,已能正常奔跑。
村中另一處養馬的人家,就是劉武家。整個樓桑村只有這兩匹馬。想學騎術,小胖子只能去找三叔。
小胖子的父親那一輩,排序應是小胖子父親為長兄,劉文父親是二兄,劉武父親是三兄,劉修父親是四弟。
又因父親苦讀聖賢書,近而立之年方才成親,所以小胖子這一代中,他只排在第三,僅比四弟劉修略長。
三叔弓馬嫻熟,常入野林獵狩,家中頗富。
這個時代,無論學文還是練武,都需耗費大量錢銀。君不見一匹馬,一具甲,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哪一樣不作價十萬錢!
窮不練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而劉武是練武的。
馬鞍和馬鐙也都是有的。只不過馬鞍過於矮小,而馬鐙也只有半邊。看樣子應是為了助劉武練馬而專門製作的。劉武年長几歲,又是獵戶出身,已能騎馬。
聽說劉備想學騎射之術,三叔很高興。尤其是又收了胖子娘幾封果禮和五百文錢。果禮是那天大舅帶來的,母親沒捨得吃。五百文錢也是典當金簪餘下的,反正有了塊金餅傍身,為了小胖子,這些錢母親自然是願意出的。要說母親對小胖子的培養,確實捨得。花錢頗有大家風範。
然而,以小胖子目前的身形,循序漸進,才是學習騎術的最佳方法。應先從騎羊開始,然後騎驢,再騎馬。
不過小胖子可不這麼想。
騎羊像話嗎?
三叔見他身形確比同齡人來的……敦實,也就狠心應承了下來。
於是小胖子每天的作息再次更改。上午習文練字,下午捉蟲牧馬。午後的個把時辰,跟三叔練習騎射。雖沒有騎羊,卻也是從騎矮驢開始。
騎驢……湊合吧。
為防手上長繭,母親特意給他縫了雙皮手套。生怕拇指被強弓勒折或者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