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0章
經歷了這一遭,李讓也算看明白了,唐儉這是打算投資他。
說什麼端午佳節請他過來赴宴,其實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向朝堂宣佈他李讓屬於莒國公一脈。
而唐儉親自帶著李讓認人,也就意味著他將李讓當子侄對待了,還是特別重要的子侄輩,否則不會如此隆重。
假如將來李讓有機會踏入朝堂,有了今天這一遭,眾人便會下意識的在他身上打上莒國公府的標籤。
或者換句話說,李讓攀上了莒國公府的高枝。
從此,他的身上便打上了莒國公府的印記,想要去除這個印記,除非有一天李讓的身份地位能夠超過莒國公,否則他便永遠是這一脈的人。
看清唐儉的打算之後,李讓其實是很樂意配合的。
因為大唐並不是一個有才能就能出頭的地方。
這個時代講究出身,講究門第。
哪怕是大唐繼承了前隋的科舉制度,那些科舉出來的學子,也需要先到勳貴府上行卷站隊才能有做官的機會。
這是一個由世家門閥把持朝堂的時代,即便是當今的皇帝陛下李世民也是世家門閥之中的一員。
不誇張的說,李讓如果不能及時找到一根粗壯的大腿抱住。
那麼他的才能越出眾,死期也就越近。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更何況李讓這顆木還不屬於他們的林,沒人會願意將吃到嘴裡的蛋糕吐出來,分給一個沒有背景,沒有立場的莊戶子弟。
當然,李讓也可以選擇拒絕唐儉丟擲來的橄欖枝。
但拒絕了唐儉,也就意味著李讓此生的官職盡頭就是火器局監正了。
或許唐儉承諾的侯爵還會給他,但一個侯爵加一個火器局監正的職位,顯然還不足以讓李讓過上無波無瀾鹹魚生活。
綜合各種考量,李讓覺得抱緊唐儉的大腿也沒什麼不好的。
最起碼生命算是有了保障。
唐儉給李讓介紹了一圈,便親自拉著他來到自己身邊的案几上坐下。
隨後大手一揮:“開宴!”
話音落,一排侍女便手持托盤魚貫而入,托盤上只有一個小碟子,碟子裡裝著幾顆洗乾淨的桑葚。
侍女們將碟子擺在眾人的案几上,便順勢依偎著眾人屈膝坐下。
緊接著又是一排身著鵝黃色侍女長裙的女子走進禮堂,屏風後面的樂師存在的目的便是此刻。
悠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