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1/13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未到,聲先至。
候在宮門口的文武百官老遠就聽見百姓們喊“皇上萬歲”“標兒萬歲”“太子萬歲”。
他們沒聽到哀樂,但也聽到了百姓們喊“魂兮歸來”“回家了”的聲音。
知道實情的諸公想象那個畫面,先是嘴邊掛著笑,心情澎湃;然後,他們眼眶泛紅,嘴唇翕動,也無聲道“魂兮歸來”。
諸公去城外迎接朱元璋父子的時候,就看到了那一個個骨灰盒。
別說佛教流行後,地狹人稠的地方百姓已經習慣火葬,就是在更古老的百姓只習慣土葬的時候,遠行的人如果去世,也只能被燒掉,留下一把骨灰讓人帶回家。
在外征戰的將士更是如此。一個骨灰罈子或者盒子,就是他們的歸屬。若有同鄉,他們的骨灰能夠被帶回家鄉。但大多都是就地安葬。如果打了敗仗,大部分時候還是暴屍荒野。
或許是明軍打仗越來越厲害,有足夠的閒暇做這件事;或許是朱標上摺子,拍著胸脯說“皇商賺錢,錢由內庫單獨出”。明軍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開始儘可能地收斂同袍的屍骨。就算不能帶回家鄉,也會將骨灰送去當地明軍專用的陵園安葬。
因朱標尊重普通士兵,報紙、戲文、話本中都增加了許多集體視角中普通士兵和底層軍官的故事,諸公作為審稿子和偶爾下筆寫故事的人,對普通將士的感情也逐漸朝著朱標趨同。
所以,他們現在會為常葳屯田軍隊中犧牲的一百多人哀傷。
文武百官中的勳貴們聽到這熟悉的聲音,露出了回憶的神色。
他們想起來,皇帝還是朱大帥的時候,應天城中隔三差五也會“魂兮歸來”。他們為許多戰場上過命的好兄弟都撒過紙錢祭過酒。
大明離會死很多士兵的戰爭才過幾年?
現在都還不到洪武十年呢。
他們聽到這個聲音,想起自己當時祭奠同袍的心情,居然有恍若隔世之感。
一些人也知道這個“魂兮歸來”的含義。他們眼中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皇帝現在能祭奠的是誰?除了常葳手下死掉的軍士,還能祭奠誰?
當皇帝把常葳手下死掉的軍士的地位拔高到需要他親自祭奠的程度,所有對常葳的攻訐,真的有意義嗎?
朱元璋越臨近大明建國,脾氣越好。哪怕他在朝野上大殺八方,畢竟不是他親自動手,許多人都沒了朱元璋曾經性格暴虐的實感。
他們嘴上說著朱元璋是暴君,朱元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