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恨不相逢未嫁之時 (第7/8頁)
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得,充滿希望地啟程回平江城。
朱元璋和陳友諒正在激烈廝殺,他出使陳友諒和更南方的勢力的路被戒斷,只能提前回平江城。
在離開應天時,羅本掀開馬車簾子,回頭看了一眼巍峨的應天城。
流民們乾的活不只是修補城牆、街道,還有幫忙給其他百姓耕種、修補房屋。
據說現在朱元璋領地中稍稍有些餘糧的地方,也開始嘗試以工代賑。陳家指導以工代賑的人已經前往各個城池。
以後這些流民分得了土地,成為了朱元璋治下的百姓,也會有新的流民幫他們開墾耕種土地、修建修復房屋。
朱家軍喊出的口號,流民不僅用勞動換取了糧食,不是被接濟、不是在乞討,他們幫助別人幹活,也是在幫助未來的自己。
你做好表率,未來的流民才會學習你,在幫你幹活的時候也盡心盡力。你若偷奸耍滑,以後幫你的流民也會學你。
羅本聽後十分震撼。
那一瞬間,他突然有些敬佩和嚮往當朱元璋的下屬了。
如果能跟著這樣的主公,君臣志向一致,恐怕會很幸福吧。
羅本讀《三國志》時,便最嚮往和敬佩季漢。
多智如諸葛武侯,難道不知道季漢無力迴天嗎?
他定是知道的。季漢的大將們恐怕也是知道的。
但是知道有如何?他們理想一致,哪怕一同飛蛾撲火,也是甘之如飴。
朱元璋現在最為勢弱,又得天下程朱理學正統厭棄。
但朱元璋麾下的臣子們,或許並不在乎這些。他們願意跟著朱元璋的理想逆天下大勢。
馬車漸漸駛離應天城,駛向羅本的主公所在的平江城。
羅本坐在顛簸的馬車上,想起朱元璋寫給他,和希望他轉達給老師的書信,頭微微揚起,雙眼闔上。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恨不相逢未嫁時啊。
……
羅本帶著他的希望和憧憬,回到了他的主公的身邊。
據說,平江城也在執行以工代賑了。
那些流民們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幫張士誠運漕糧給元大都。
陳標覺得有點諷刺。不過可能只是他覺得有點諷刺吧。
元朝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