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他們支援重慶政府抗日贖罪。
餘老太爺不接受委任,飲彈自盡,餘家大爺和二爺也先後被殺害,聽到訊息老太太一口氣上不來,一命嗚呼,家裡只餘下婦孺。
在這個時候,大太太為了不讓日本人看出端倪,她想方設法讓二太太和秀玉帶著家裡的孩子逃跑,自己在家周旋,為他們爭取時間。
知道家人已經跑了,大太太上吊自殺。
而二太太在東躲西藏的日子裡寧願自己捱餓也要緊著嘉鵠、嘉鷂和秀玉的兒子。
她沒能熬過那三年,臨死前拉著秀玉的手,那時她以為餘嘉鴻死了,讓秀玉要盡所能護住三個男孩兒,尤其是嘉鵠,那是大房唯一血脈了。
想到這些情節,葉應瀾又覺得兩位太太之間的來來去去,有點好笑又可愛。
“弟妹啊!家裡人有什麼說什麼,你這話裡有話的,讓人聽了難受。”大姑太太跟大太太說。
這大姑太太要為二太太出頭?葉應瀾倒也納罕,書裡說大姑太太不喜歡二太太。
“大姐,我沒說什麼呀?”大太太矢口否認。
“你說這話的意思,不是在嫌應瀾手藝不好?”大姑太太問。
葉應瀾發現大姑太太的性格跟書裡描寫得一模一樣,明明分辨不清,還喜歡挑撥離間,怎麼就一點都不像老太太
“我奶奶教我不能鑽牛角尖,跟我說別把事情想得太複雜,別人沒這個意思,你想了這個意思,暗自生悶氣,還會生嫌隙。阿公和嫲嫲保持了福建老家的口味,婆婆做的燕皮餛飩和小腸湯是一絕,她剛才也說娘惹糕做得不好,所以嘉鴻小時候喜歡去二嬸嬸那裡吃。我小時候長在上海,來南洋後在祖父母身邊長大,祖父母一直保持寧波習慣,我的寧波菜做得也不錯。推己及人,婆婆哪有半點嫌棄我做菜不好的意思?是贊二嬸嬸的娘惹菜做得好。大姑,您想岔了。”
葉應瀾既說了大姑太太,又替自家婆婆辯解。
老太太看向大姑太太:“淑華,聽見沒有?別瞎猜些有的沒的。要不是應瀾分辨得清楚,換成不聲不響的新婦,這話落在了心裡,婆媳倆一開始就生了嫌隙,以後就多事多非了。”
老太太對大女兒也是無奈,年輕的時候,她要跟隨男人過番(下南洋),婆婆把女兒留在老家,讓她全心全意照顧男人,等到他們在南洋打拼下了事業,回去接孩子。
彼時,小叔家生了兩個小子,婆婆哪裡還會把心思放在女兒身上,孤零零的一個小姑娘,身邊只有不識字的老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