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見到的大明星。
---------
陶蒼林改名姓應,奧賽成績下來後,他順利保送理想大學,進入被譽為天才培養皿的理科實驗班。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大一結束,要從大類招生正式分到具體細分專業時,應蒼林選擇了法學院。
這史無前例,畢竟理科實驗班的同學要麼進入基礎學科專注理論,在本科後出國深造phd,要麼選擇理工應用學科,畢業後前途也不可限量。
b大的法學院雖然也是全國前列,但在未來收入和職業發展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何況這樣的專業跨越,無論對知識儲備還是個人努力,都是極大的挑戰。
但實驗班轉專業,是按此前的成績排名,排在前面的先選,後面的只能被調劑,應蒼林在理科實驗班裡成績排名第一,不存在任何違背志願被調劑的可能。
更何況,他在保持本專業第一的前提下,還選修了法學院大一所有必修課程,修足了應有的學分。
十六歲上b大,雙院專業第一,這樣的成績,即便在b大也足夠亮眼和驚豔。
院裡為此頭疼不已,一波波老師輪流找他做思想工作,不想放棄這麼一個可能成為科學家的絕好苗子,可應蒼林始終沒有松過口。
最後,兩個院史無前例地聯合開了一場面試,來決定他的去留。
“應同學,你知道如果你選擇轉院,那你從高中開始的積累幾乎全部被放棄了,你明白這對你整個職業規劃和未來人生髮展,意味著什麼嗎?”
負責學生工作的副院長,在面試中極其嚴肅地問他。
“我明白。”他同樣回答得認真。
“你才十六歲,頂多今年算十七歲,這樣的決定,你和你的父母充分溝通了嗎,他們認可嗎?”院長換了方式。
“雖然我還沒有成年,但我已經具有相當的民事行為能力,這個決定是在我的權利範圍內的。至於我的父母,在假期的時候我就和他們深談過了,也取得了他們的支援。”他沉穩得不像個十六歲的少年,一字一句、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思想。
旁邊法學院的洪老師聽到這話,眼睛裡露出些興味,頭一次開口問道:“我想問下,你為什麼會想轉到法學院,要知道,法學院出來的,可當不了院士,也賺不了什麼大錢。”
旁邊法學院其他老師汗都要下來了。
應蒼林卻認真地看向洪老師,問道:“如果這個答案讓您滿意,您能接受我為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