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霍爾丹的陰謀 (第1/4頁)
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之第二帝國 !
霍爾丹的聲音並不大,甚至有種異樣的苦澀和蒼白,然而對面的比洛聽在耳中,卻宛若閃電雷鳴,金鐵交擊。
與後世那些由英語學界所編纂整理、被非英語界精英所廣泛接受的歷史書籍中的記載所完全不同的是,中歐大地上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和它那位身患殘疾但卻年富力強的威廉皇帝,從來就沒有絲毫征服世界的念頭。不論是德國所推行的“世界政策”,還是德皇所提出的“獲得陽光下的土地”,其本質都是一個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將自己的貿易和意志輸往全世界,透過海外貿易和殖民掠奪來充實和壯大自己——這與那些帶有鮮明臉譜化色彩的歷史記載中的所謂“光輝正義代言人”的英國,在17到19世紀所做的事情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進入19世紀末之後,感受到自己的發展已經受到了來自海峽對岸深深忌憚的德國,其唯一的戰略重心便是對英結盟;而提爾皮茨的大海軍計劃,則是與英國這個雙手沾滿鮮血、信奉叢林法則的老強盜的唯一對話方法。
當聽到霍爾丹做出承諾、親手為德國開啟通往執掌歐洲大門的時候,饒是比洛的心智再怎麼堅定,也忍不住出現了短暫的失神。然而,他畢竟登臨首相之位幾近7年,早已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一番細細品味之後,登時就發現了霍爾丹那看似美好的承諾中的陷阱和破綻。
首先,英國所給出的在歐戰中保持中立、兩不相幫承諾,其範圍僅適用於法國主動對德國發起進攻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德國率先對法國舉起屠刀。那麼德國將同樣面對與英國開戰的風險。而當下的形勢卻是德強法弱,法國無論是在人口總量還是平均國民收入都遠低於德國;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發動戰爭的底氣顯然要遠比法國來得有力。那群懷有狂熱民族主義思想的普魯士軍官團,做夢都想讓條頓軍人的皮靴再一次踏上繁華富麗香榭麗舍大街,重現1870年普法戰爭中生擒法皇拿破崙三世的無上榮光。
如果德國同英國簽訂了這一協定。那麼無異於是極大的限制了德國在對法問題中所能採取的選擇。因為英國在歐洲大戰中的中立地位,只適用於德國遭受法國的主動進攻的情況:這意味著一旦德法兩國爆發難以解決的劇烈爭端,為了保證英國這個極具分量的砝碼不加入到法國一方去作戰,德國將幾乎不會使用使用先發制人的武力手段來解決同法國之間的問題。而即便是對法國進行間接的戰爭威脅、逼迫其讓步的方法,德國也同樣也難以奏效,因為法國人也同樣清楚德國人幾乎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