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1934年12月 南昌行營 (第4/8頁)
黎汝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蔣委員長以各縣匪區次第收復,特令飭省府對於收復區招撫流亡,組織保甲,編查戶口,以及救濟、衛生各要政,必須同時推進,免剿匪部隊有後顧之憂,而堅協從來歸自拔之心。所以匪區官吏,務需隨軍前進,不準畏縮,並應隨時派員考察各收復縣區,民間財困尤應廣為救濟,以利政令推行,省府奉令後,此即分令飭遵雲。
蔣介石看完,立即拿起電話,要侍從室主任通知各收復縣區,對當地民眾大力宣傳,並親自擬定了口號:
“對蘇維埃人員一律不殺!”“凡投誠者一律優待!”“實行耕者有其田!”“國軍也主張分田地!”
11月30日訊:
行營將贛閩兩省劃為十二個綏靖區(贛八閩四),每區設司令官一人,亦有兼設副司令者。聞各區司令官業已委定:孫連仲、張鍅、趙觀濤、羅卓英、陳繼承、毛炳文、譚道源等為主任。李生達等為副司令官。又聞省綏靖公署設吉安,顧主任祝同今(30日)赴吉視察並佈置綏靖事務,雲。
又訊:
顧主任視事後,將在南昌召開全省綏靖會議,電令各區司令參加,俾收集思廣益之效,以便確定綏靖具體方案。顧主任日內即由吉安來省主持。
12月3日訊:
蔣委員長令省府督導士紳回籍共勘要政。人才難得已成收復區嚴重問題,縣長對服務地方紳士應加禮遇,並令各部隊一體保護。
蔣介石看到這些軍令政令,心頭總漾起一種憂戚之感。他清醒地知道,他的軍令政令沒有多少人認真執行。雷聲大雨點小這還算好的,很多事情是陽奉陰違。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這已經是國民黨官場中的突出特徵,腐敗的現象。
就在這年的春天(2月19日),他根據《尚書》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在這裡發動“新生活運動”,以拯救墮落了的國魂黨魂軍魂民魂,提高全民的素質。成立新生活運動促進會,自任總會長,由陳立夫、康濯、鄧文儀、楊永泰、熊式輝、蔣孝先等任總幹事。那時,他宣稱“國家民族之復興不在武力強大,而在國民知識道德的高超”。而提高國民知識道德在於一般國民衣食住行的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而用《管子·牧民》篇的“禮、義、廉、恥”為治國之綱。他的教導也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古典式的:“禮義廉恥者就是規規矩矩的態度、正正當當的行為、清清白白的辨別、切切實實的覺悟。”他認為新生活運動可以根本剷除“赤匪共逆”。實現他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