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下段一凡就納悶了,怎麼這些工程諮詢公司都這麼古怪,業務送上門都不接?關鍵還不是一兩家是這種情況,他連續找了好幾家都是這種態度,這就有點奇怪了!
最後還是有一家工程諮詢公司耐不住段一凡追問,悄悄給他點破了其中的關竅,段一凡才恍然大悟。
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確實有牛氣的資本,在計劃經濟時代,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屬於事業單位,承擔了全省公路網規劃和設計的職能,進入市場經濟之後,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才改為企業,但仍保留了部分事業單位的職能,其主要領導也都是有行政級別的,經常有設計院的領導調任省交通廳或者公路局擔任領導職務,現任的交通廳廳長就是從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出去的。
而出於地方市場保護的原因,外省的大設計院根本沒法進入江南省的市場,地方的小設計院則根本不具備和省院競爭的實力,從而讓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一家獨大,形成了變相的市場壟斷。
像段一凡諮詢的這些工程諮詢公司都得仰省院的鼻息,才能接到一些省交通規劃設計院不願意接的小專案,得以生存下去,所以他們當然不敢得罪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這樣等於砸了自己的飯碗!
正因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有這樣超然的地位,那位劉副院長才敢說出這個專案他們不做就沒人做得了這麼牛氣哄哄的話。
恍然大悟之後的段一凡是既氣憤又無奈,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這麼長時間了,但在不少領域還是沒有實現完全的市場化,這就導致像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這樣表面改制成了企業實際上又還保留了部分原來作為事業單位的職能的單位,會在他們所在的領域擁有超然地位,形成了變相的“市場壟斷”。
而一旦形成市場壟斷了,客戶就很難享受到市場化的服務了,因為你除了找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所以乙方比甲方更牛氣就不足為奇了。
更麻煩的事還在後頭,這時候王慶之突然給段一凡打來了電話,說省交通廳基建處那位羅處長給他打電話了,說他們太不會辦事了,好好的事都被他們搞砸了,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那位劉副院長都告狀告到他們廳長那裡去了,廳長是從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出去的,自然向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把羅處長叫去好一頓數落。
這下回龍山公路想立項難度就更大了,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和回龍山公路立項需要出具相關報告和意見的那些部門關係都很好,要是他們從中作梗的話,回龍山公路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連省裡這一關都過不了,更別提去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