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座,許大川把東川歷史上的名人都立了雕像,廣場四周的圍欄都是用漢白玉做的,鋪的全是大理石板,造價自然不菲。
據說許大川堅持搞這個專案也是得到“高人”指點的,選址也是找的“高人”看過的,說是在這個位置建文化廣場可以引動東川的龍脈,讓東川再出“名人”,這也是許大川要給東川歷史上的名人都立雕像的原因,引動東川的龍脈,再有東川歷史上的名人護持,許大川這位東川文化廣場的締造者就能步步高昇,成為東川的新“名人”,當然這是“高人”私底下和許大川講的,外人都不知道。
王慶之對馬東風態度的突然轉變也感到很意外,他給了馬東風三天時間,沒想到馬東風隔天就把資金給落實了,難道昨天自己對他的敲打見效了?
不過王慶之也沒多想,反正他絕不能失信於民,答應回龍山瑤民要解決的問題就必須兌現,所以他接過馬東風遞過來的審批單看了看沒什麼問題就龍飛鳳舞地在上面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等馬東風一走,王慶之又讓段一凡把涉及到的水利局、電力局、農機局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通知來開會,直接把任務佈置下去。
開始這幾個局的負責人也是想辦法推諉,拿資金問題說事,王慶之早料到他們會是這樣的反應,直接揮手打斷了他們的訴苦,用不容置疑地語氣道:“資金問題我已經給你們解決了,縣財政局的馬局長那裡我已經打好招呼,隨時可以撥付,你們要做的就是抓緊落實,並確保專款專用!到時候我會去現場檢查落實情況,誰敢糊弄老百姓我拿他是問!……”
那幾個局的負責人一聽都很驚奇,馬東風是出了名的不好打交道,找縣財政局批錢比擠牙膏還難,有時候他們找分管的縣領導批示了到馬東風那裡也要不到錢。
因為縣財政是縣長“一支筆”,其他縣領導馬東風是可以不買賬的,王慶之雖然是縣委一把手,但按照分工,書記管官帽子,縣長管錢袋子,王慶之也是不能直接插手縣財政大權的,當然強勢的一把手肯定是有辦法插手財政大權的,但王慶之剛來東川縣上任不久,按說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驚奇歸驚奇,那幾個局的負責人聽說連馬東風都不敢違抗王慶之的指示,自然也不敢再找藉口,紛紛表態會堅決執行王慶之的指示,回去就安排人手落實到位!
把任務都佈置下去了,王慶之也鬆了一口氣,他不用擔心失信於民了,倒是段一凡有些擔憂,馬東風的舉動確實太反常了,只是他也不好掃王慶之的興,只能把擔憂埋在心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