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凡見狀連忙勸阻道:“王書記,還是讓我代您去處理吧,這樣就算萬一處理不好也還有迴旋餘地,不至於太被動……”
王慶之其實也有些猶豫,缺乏基層工作經驗是他的短板,而他也是第一次處理這種群體事件,段一凡說得也很有道理,他這個縣委一把親自出面,如果處理不好,就一點回旋餘地都沒有了,搞不好還會讓人看笑話,有損他的威信!
事實上這種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而是經常發生,特別是劉海龍主政期間,為了撈取利益,打著“大幹快上”發展東川經濟的牌子上了好多專案,因為太盲目,好多專案都成了半拉子工程。
而此時國家對於農民工工資的監管也還不像後來這麼嚴格,不存在預交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一說,所以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情時有發生。
這些專案中標單位都是關係戶,後臺都很硬,正好打著專案資金沒到位的幌子名正言順地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討薪無門只能採取圍堵政府大門這種過激方式來維權了。
而政府領導在處理這類群體事件時也感覺非常棘手,因為真要較真追溯源頭的話很可能追到他們自己頭上,所以只能想辦法拖延躲避踢皮球,能拖就拖,能躲就躲!
這種情況也不是東川縣獨有的,在基層普遍存在,有的地方領導為了躲避農民工圍堵,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在政府大院開一個後門,遇到農民工堵門討薪就趕緊從後門開溜,讓下面的人去應付。
這一“經驗”很快就在基層推廣開了,東川縣的政府大院就有這麼一個後門!
按說這種事情是應該由縣政府這邊負責處理的,但許大川正因為東川縣未來發展思路和王慶之有分歧憋著氣呢,一聽說是東川文化廣場的農民工討薪堵的門,就沒好氣道:“這事讓縣委那位來處理,是他挪用了東川文化廣場的建設資金,才造成東川文化廣場專案停工,發不出農民工工資,這個鍋我不背!……”
然後他就從政府大院的後門開溜了,縣長都開溜了,下面的副縣長們自然有樣學樣,一溜煙全跑了!
負責信訪工作的信訪辦主任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找王慶之彙報,王慶之皺了皺眉頭問道:“這事不是應該政府那邊處理嗎?許縣長不知道這事嗎?……”
信訪辦主任當然不能說許大川已經開溜了,只能尷尬地回答道:“許縣長有事出去了,不在辦公室,其他幾位副縣長也都不在,許縣長指示我向您彙報……”
王慶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眼中寒光一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