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全功 (第3/6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莊浪部這麼個名義,未來多半也會支援點器械,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徹底佔下來。
“莊浪巡檢使今日收穫不錯啊,羯羊、野鹿獵獲不少,獨獨缺了野馬。”邵樹德放慢馬速,等莊浪伸過來。
“大帥,莊浪部有野馬皮,渾部自然也有。”又一名草原漢子從後面趕了上來,瞥了一眼莊浪伸,說道。
莊浪伸被這廝不禮貌的眼神看得有點惱火,但邵樹德在這裡,他也不好發作,生生忍下了。
來人名叫渾溫,是邵樹德新封的可敦城巡檢使,回鶻人。
可敦城,是突厥可汗為妃子所建,位於今烏拉特中旗附近的陰山北麓,西距鸊鵜泉約二百里。
天德軍的回鶻人都是在王庭被破後南下內附的。
渾部,嚴格來說是鐵勒,與契苾部一樣,是鐵勒九族之一,人數不多,還不到兩萬人,中唐名將渾緘就是渾部人。這一支主要生活在陰山以南,這次被邵樹德要求搬到可敦城附近遊牧,即陰山以北。
渾部的實力,不如莊浪部和藏才部,甚至就連契苾部都不如,也就和邵樹德新提拔的豐州突厥哥舒部的實力差不多。
突厥、回鶻兩部是被邵某人強行提升地位的。
豐州党項、山南党項、河壖党項諸部人太多了,如果他們有民族意識,幾乎就是前套、後套平原的主體民族了。邵大帥害怕這些党項“天降偉人”,在苦思數日後,決定提拔突厥哥舒部首領哥舒確山南巡檢使的身份,壓制這些零零散散的党項部落。
豐州突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貞觀年間。
貞觀十三年,豐州的突厥人已經有“凡十萬,勝兵四萬”。貞觀以後,突厥各部繼續來降,分佈在豐、勝、麟、夏、靈、代六州。開元三年,突厥十姓“相繼來降,總萬餘帳”,主要安置在豐州和振武軍。
這個時候,前套、後套的突厥人數量多得快要爆表了,甚至有了叛亂。朝廷派兵鎮壓,大殺特殺,然後又遷移了五萬餘口到內地的許、汝、唐、鄧等州安置,陰山以南的突厥人數量下降到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步。
天寶四年,東突厥被滅,大部分西遷,小部分南下豐州投降。發展至今,豐州的突厥部落因為不斷受党項人欺負,人數始終上不去,在兩萬人左右。邵樹德懷疑,如果自己不插手,總有一日這些突厥人會被党項人吞併。
於是,哥舒部趕上了這個歷史風口,被提拔為山南巡檢使,地位躥升了一大截。
五大巡檢使部落,從西到東。最西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