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 (第2/5頁)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高頭大馬,全世界最好的馬應該還是在西域和中亞,如之奈何。
總不能為了好馬,就直接殺到西域去吧?
或許,只能等打下蘭州後,看看能不能接觸到更多的胡商,讓他們想辦法了。
“馬甲產量就這樣吧,慢慢提高就行。”邵樹德對宋舉說道:“步兵鐵甲你們是個什麼章程,定下來了嗎?”
“大帥所述之瘊子甲,打製可不容易。”宋舉看了邵樹德一眼,小心翼翼地說道:“不用火鍛打,則大費工時。”
“先打一件出來,讓某看看。祁連山那邊的涼州大馬能扛重物,騎卒身著瘊子甲,戰馬亦披馬甲,如此衝殺,當所向披靡。”邵樹德吩咐道。
“遵命。”
都說騎兵不能衝守禦嚴整的步兵大陣,一般來說是正確的,但其實還有一個辦法。
遼國人曾經在對付汴梁禁軍時用過。當時他們用的是輕騎兵,輪番衝擊宋軍步陣,“暴攻一角”,即盯著步兵大陣一個角猛打,不計傷亡,最終打崩了宋軍開國精兵的步陣。
輕騎兵進攻,可想而知損失不小。如果先用輕騎兵衝一下,消耗敵軍氣力和箭矢,然後再換具裝鐵騎上,“暴攻一角”,不知道效果如何?
“大帥,康佛金來了。”看邵樹德與宋舉的對話告一段落,陳誠走了過來,稟報道。
“康賢照到哪了?”
“已至龍興寺,正與增忍和尚論道。”
“論道……”邵樹德笑了笑。
論個屁道!怕是早就心不在焉,想來夏州見自己了。
“陰山蕃部人馬都到哪了?”
“已至天都山。”陳誠答道:“會州韓刺史急報,蕃兵一至,牛羊馬駝甚多,四處爭搶草場。適逢隆冬,草料本就不足,會州諸蕃部苦不堪言,旬日間爆發兩起衝突,死傷十餘。”
“陰山蕃部還是性子野。”邵樹德搖了搖頭,道:“讓他們自己解決,實在不行,散一部分去羅山。會州再開倉放糧,拿一些雜糧豆子出來。和韓建說,三月份靈州就有漕船至會寧關,讓他不用擔心軍糧消耗。”
“遵命。”
六千陰山蕃兵,帶了二十餘萬牛羊馬駝。天都山雖然草木茂盛,但這會是隆冬,當地本來也有遊牧部族,相互間起衝突很正常。同時這也暴露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定難軍第一次組織大量蕃兵趕著牲畜出戰,組織上是有問題的,以後要吸取經驗,儘量安排得更合理一些。
“拓跋部也可以南下了,讓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