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需要一次運送出海,實際上對於現在大宋航海技術的發展,一點都不難。
“船有一千料者,約長二十餘丈,可容百人;五百料者,約長十餘丈,亦可容三五十人;亦有二三百料者,亦長數丈,可容三二十人。海船則更大些,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
不得不說,許貫忠書讀的多,這段話都忘了是哪本書上寫的了~
“也就是咱們需要兩三萬料的總運量~”
許貫忠稍微算了下,這個數量還是有些難,想了想繼續說道,“咱們大宋,因為定都東京汴梁,人口近百萬,全靠漕運支撐,朝廷漕運定額年年有調整,總的約七百萬料;我也曾在朝廷內部文書上看到過,真宗時期每年官船廠造船超過三千艘,如果造戰船,還能更多些,畢竟戰船多是三四百料大小;造一艘400料的戰船,成本約千貫,一艘千料海船,買下來也得兩三千貫,咱們山寨錢財上怕是有些吃緊~”
許貫忠說的跟顯擺自己學問似的,實際上真正想說的是兩個事情,
第一,不要想著跟朝廷搞水軍對抗朝廷,那個真沒搞頭,還不如弄出來精兵強將,正面硬上東京呢,人家船的單位是百萬料,還是隻漕運限額,也就是專門運糧食的,咱這還沒影的兩萬料跟著人家,這都沒有對比的價值;
第二,買船很貴的,還是想想怎麼去搶吧~
王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想到剛說的要穩重,又收斂了些,翻了一半~
王燁心中當然是有逼數的,人家大宋現在沒有那麼多戰船,是沒必要,不是不能有,所以王燁為啥一直慎之又慎,甚至慎的都有點慫了,就是知道人家多牛逼啊!
從技術的發展看,宋朝出現了造船史的高峰,水密倉、指南針、平衡舵、尖底船等技術都在宋朝得以應用,真正將中國的造船技術推向高峰,並長期領先於世界。
所謂梁山泊的地利優勢,其實是因為人家大船進不來,地形優勢在我,也是因為這梁山泊水淺,而且蘆葦蕩賊多,對比之下最多就是咱們更熟悉這蘆葦蕩而已,真以為人家打不過你啊,人家是現在沒看見你。
要是水軍真牛逼,不說多厲害,只要在水泊能跟官軍有一戰之力,王燁早去水泊南邊去收過路費了~
“好高騖遠不是個好詞,我心裡是明白的…”王燁說道,這就是懂了許貫忠話裡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