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玲是一個文文靜靜的姑娘,在劇團演出隊當演員。華玲的身材是沒人能比的,頎長而不瘦,豐滿而不胖,窈窕得就跟是專心修捏過的。華玲的膚色也是沒人能比的,潔白細嫩,水靈靈的,好似一刀剛出槽的熱豆腐,經不起稍為碰動。有著這等生相的人天生是讓人看的,所以,雖說華玲是個鄉下人,但憑著這生相,最終到劇團來是不奇怪的。那年,劇團到鄉下選演員,華玲啥不憑,就憑這身樣,把幾個已經被別人物色甚至工作做好的候選人都頂落了,一路平坦地走進了在鄉下人看來像天堂一樣的劇團。
剛到團裡一陣子,華玲扎一根《紅燈記》中鐵梅的獨辮(又粗又黑),天天幽幽靜靜地插在一群預備生中,大氣不出,獨來獨往,靜得跟團氣似的,老師提問她,人沒站出來,潔嫩的臉孔先紅了又紅;費老大勁站出來後,只見她嘴巴翕翕動動,卻不見發出聲音。老師說,你這樣怎麼上臺演戲——話沒說完,她臉上的淚已滾成行。不知是鄉下人水分足,還是什麼緣故,華玲的眼淚總是又大又圓,跟蠶豆一般,滴在地上有著暗暗響聲。老師說,現在哭是沒用的,要你演哭戲時再哭吧。她就不哭了。但等下了課,她又會鑽到廁所或是哪個角落裡哭上一陣子,好像是為了把剛才掐掉的哭續完似的。她的這些個樣子:膽小,木訥,自卑,經常掛起眼淚,把老師話當聖旨一樣聽從,以及在學習上過分刻苦的認真勁(但學業卻沒有應該的上乘),最終都成了同學甚至有個別老師輕看她的證據和把柄。不但別人小瞧她,就連她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因為和同學們比,她短缺的東西確實太多太明顯了。到三個月學習的後期,華玲幾乎都有點兒自暴自棄了。她知道,等學習結束後,有人將被錄用留下在劇團,也有人將被不幸淘汰,哪裡來回哪裡去。她想,等待自己的肯定是淘汰的命,那時候,她就得重新回去鄉下,重新去編織她的草鞋。不過,她似乎想好了,這次回去她不想再編草鞋,而是想買臺縫紉機學做衣服。這當然比編草鞋要強得多,但買縫紉機的錢去哪裡找,她心裡一點底都沒有。也許這又是一場空歡喜,就像這次學習。一想到學習就要結束,她就要離開這塊地方,眼淚便忍不住地掉下來。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除了眼淚,她似乎什麼也沒有。因為什麼也沒有,才有了眼淚。她的眼淚總是那麼圓,那麼大。
也許是眼淚感動了上蒼,也許是發生了什麼錯誤,學習結束時,華玲不但出奇地被留了下來,而且在留下來的人員中,又僥倖地做了劉京香老師的門下。劉老師是著名越劇演員王文娟的門生,在這個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