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遇見 (第4/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離現實和塵世,是一個夢幻般的世外桃源。
早期國內的大學生確實是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上大學免學費,補貼生活費,國家包分配工作,如此優越的待遇,不是世外桃源是什麼?
對很多大學生來說,上了大學,就等於上了終身保險,捧上了鐵飯碗,沒有了壓力,自然學習的動力也降了下來。
所以也曾有一度流行一個口號,“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不少人上大學後一頭扎進風花雪月中,不再埋頭苦讀。
作為一個目睹了世事變遷的歷史見證者,遠夏深知,不論任何時候,掌握真本事是不會錯的。
何況現在正處於大變革的開端,要做時代的弄潮兒,必須要有過硬的真本領。
遠夏是整個宿舍甚至整個機械工程系最刻苦努力的人,他上課永遠都是坐在靠前的位置,認真聽課、記筆記、做題,積極回答問題,提出疑問,是最受老師青睞的學生。
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除了上課,課餘時間被鍛鍊、學習以及打工佔滿了,鮮少有娛樂活動。
開學沒多久,遠夏就去學工部報了名,打算勤工儉學。
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家教,是給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小男孩輔導語文和數學。
學生家長是幹個體戶的,有門路從上海倒騰商品,錢不少掙。
但沒有正式工作,被人瞧不起,所以希望孩子捧個鐵飯碗,對孩子教育很重視。這年頭很少有人請家教,這學生家長就請了,可見思維也比人活泛。
遠夏一個星期給這孩子上兩次課,週三晚上和週日上午,一次兩個小時,一小時五角,一週能掙兩元,一個月有八塊。他把這筆收入攢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平時花銷就靠國家發的每月19.5元生活補貼。遠夏精打細算,每個月還能省下兩三塊錢買日常生活用品。
平時吃飯主要是素菜,只是每天堅持吃一個煮雞蛋,一個星期會給自己買兩次葷菜打牙祭。
宿舍裡跟他一樣儉省的還有肖雲生和魯豐年,其他幾人則要寬裕一些,因為除了學校的補貼,家裡每個月還會寄一點生活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