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本義 (第5/6頁)
周遠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筆時間賬高迪不會去算,他只管建造,不問時間。
然而,正是這種怪異而又宏偉的行為方式,使我想起流浪者的本性,不在乎腳下,只在乎前方。
作為一個傑出的建築天才,高迪精確大膽地掌握和發明了多種測量技術,但對他來說,這只是具體手段,不是總體行程。他把總體行程交給時間,交給未知,交給宿命。這個教堂如果他精密計劃、按部就班、如期完成,他會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建築師,但他不是這樣,一旦起步就時時有新的發現,每天上手總會迸發出大量創造的衝動,他已經不知道雙腳會把他帶到何方,更不知何時能夠帶到。
你可以責怪他延長了工期、擴大了投資、違背了契約,但仔細一看又不忍心責怪,因為他每一步都那麼專注,毫不懈怠。他的這種神情和以往成就帶來了廣泛的信任,於是人們鼓勵他任情隨步,一路行去,不再催逼工期,不再詢問路線,只欣賞他那副陶然神態。結果,他也就由一個建築師上升為流浪者。
一百六十八年的工程當然不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終於去世,人們如果快速善後,把工程了結,看似完成遺願,卻沒有理解他的流浪精神。幸好他的學生理解他,在他之後繼續摸索著、搖晃著前進,不急不躁,不追不趕,居然至今未完,令人感佩。
更讓我欣喜的是,學生們並沒有完全按照他已經建好的外立面風格亦步亦趨,而是完全呈現出另一種時代格調,這就表明他們從老師的終點重新流浪。
重新流浪就不能在老師的終點之後劃一條直線,而必須投入自己的生命一點點廝磨。我想高迪會滿意學生們的這種選擇,他最終希望繼續的,不是教堂,而是流浪。
我到那個教堂的工程現場整整看了一天。可以想像,即使從飛機上看,這也是讓人驚駭的影象。周圍是密密麻麻的整齊街道,到了這裡突然散開,為它讓路。高迪的傑作如靈峰,如怪樹,如仙窟,累累疊疊、鬱郁繁繁、淋淋漓漓地結體成莊嚴。後續工程至今密佈著腳手架,延續著高迪飽滿的創作醉態又背離了他,以挺展的線條、乾淨的變形構建成一種新的偉大,以反駁的方式完成了對高迪的供奉和守護,同時又裹卷著高迪走上了他們的流浪之路。
由此也深深地佩服巴塞羅那市民,他們竟然在一百四十幾年之後才產生焦急,這是多大的寬容和耐心。今天的焦急不是抱怨高迪和他的學生,而是抱怨自己有限的生命,他們想讓自己的有生之年承接百年流浪之果。市政當局答覆二十年,也出於同樣的心態。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