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某一天下班後呂旭大買了一本汽車雜誌,津津有味研究起裡頭對保時捷新款跑車的介紹,翻來翻去忽然有些虛榮的心驚。
呂旭大想改變什麼,著力點卻根本不存在。
“難道我的人生,就只是上班下班嗎?”
再這樣下去,自己與一般上班族的分別不過是銀行存摺裡的數字吧。
此時,博詡提出了相當熱血的建議。
博詡是呂旭大小一屆的學弟,同樣滿腔的熱血。
兩人在北醫求學的時候都是天文社與攝影社的成員,感情不錯,後來博詡乾脆搬來跟呂旭大當室友,實習的時候也是一前一後到同一間大醫院被操,革命感情深厚。後來呂旭大在耳鼻喉科擔任主治醫師,而博詡則在精神科主治。
或許是對心理學與精神科學長期研究的關係,博詡似乎看見了十年後的自己也會被醫院的體制規訓成一個冷然處世的醫生。不同於憂心忡忡的呂旭大,博詡似乎一點也不擔心慢慢發生在自己心靈上的變化。
醫院地下b1的員工餐廳,兩個對坐的銀色餐盤。
“也就是說,反正我們遲早都會變得跟那些老醫生一樣冷漠,所以現在什麼都不用做?”呂旭大的表情有點不以為然。
“當然不。”博詡笑嘻嘻夾起最後一片香腸:“只是差別的地方不在於:我們該怎麼維持濟世救人的熱情。”
“喔?”
“應該說,如果我們一直待在像非洲那樣醫療資源匱乏的地方,才有辦法維持像史懷哲那樣的熱情嘛。但這裡是臺灣,多我們一個這樣的醫生不多,少我們一個也不會怎樣。醫院那麼多,我們也不是醫術特別優秀的人才。”
“所以沒有特別優秀的我們就……什麼也不用做了嗎?”呂旭大重複著他的不滿。附帶一提,他完全不想因為崇拜史懷哲,就千里迢迢跑去非洲行醫。
“當然不是。”博詡完全想好了要說的話:“既然遲早都會麻木不仁,所以我們反而要趁著我們還有熱情的時候多做一些熱血的事,等到了我們俗氣到只想住著好房子開好車的那、種、時、候,還有一點點東西可以回味。”
“……”
博詡神秘的微笑:“我有個計劃。”
7
這個計劃,構造非常的簡單。
它存在著高度的醫療風險,其價值卻也相對的非常高。
博詡預計將這一系列的計劃實踐內容寫成一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最後用非學術性的大眾語言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