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眸邃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程的破壞。在美國、紐西蘭和南亞生活的三種齒鯨數量都僅剩幾十到數百頭,可能在未來數年中滅絕。如果不盡快採取保護措施,將有更多齒鯨從地球上消失。
鬚鯨(學名:Balaenoptera)是須鯨類動物總稱,包括藍鯨、長鬚鯨、大翅鯨(座頭鯨)、露脊鯨、灰鯨等,全世界現生種類一共15種,其中,中國發現的有9種。鬚鯨類動物體長約為15~20米,體重25噸左右,身體細長、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線波狀或雲狀,過渡區呈灰色,鰭肢和尾鰭的下面為灰色,背鰭呈鐮刀形,向後傾斜。每側的須板為黑色,約300~400枚,故稱“黑板鬚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垂直。頭頂偏後處有一對噴氣鼻孔。通常喜歡棲息於高緯度的低溫海域,但雌性在冬春季節會遷徙到赤道附近分娩,在此過程中可數月不進食,以其肥厚的脂肪儲備為能量來源。
鬚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其口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髮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的顎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於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癒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到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線,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
鬚鯨因其肉、脂肪和鯨鬚的經濟價值而被人類捕殺,同時受到海洋汙染的威脅。
鬚鯨的牙齒猶如巨大的毛髮,與面部的絕大多數毛髮一樣。它們的“毛牙”能夠捕獲獵物。
鬚鯨類動物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小型群遊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各種鬚鯨的食性不盡相同,如藍鯨僅以磷蝦為食,布氏鯨則以小型魚類為主。鬚鯨科的攝食行為有時被描述為“狼吞虎嚥”,因為它們的進食方式是張開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時它們會藉著擴張喉腹折來增加口腔的容積,接著閉上嘴巴將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會被鯨鬚擋住而留在口中。鬚鯨將食物直接吞入腹中,不加以咀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季,鬚鯨類動物多數種類會向高緯度海域洄游、索餌,冬季再到暖海交配、分娩,為此它們每年都得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但布氏鯨是須鯨科中唯一的例外,它們似乎沒有明顯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