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父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3/4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逆子,你在說什麼混賬話!”
劉徹立刻又瞪起眼來,厲聲斥道,
“自朕獨尊儒術以來,三綱已深入人心,各家兒女婚娶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容你這逆子擅作主張?”
劉據自然知道劉徹究竟在說什麼。
三綱思想就是現在委身於博望苑的老董頭提出來的,再結合《孟子》中提出的五常思想,在劉徹的大力推行下形成了一整套名為“三綱五常”的社會綱領,接著很快就成了維持封建社會統治的核心邏輯和法理,整整持續了兩千餘年。
在三綱思想的影響下,婚姻制度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這種情況下,年輕人的婚事都只能是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就像是開盲盒。
結婚之前,年輕男女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也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絕大多數都只有步入洞房揭開蓋頭的那一刻,才能知道自己嫁娶的人究竟是什麼模樣,什麼性格,又是否合自己的眼緣。
而且這種事還不容反抗,反抗就是不孝。
不過劉據這個掛逼可不管這些,他只知道自己越是忤逆劉徹,太子之位就越穩固,做起事來自然要以自己順心為第一要素。
於是劉據笑了笑,躬身道:
“不知父皇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這話什麼意思?”
劉徹的眉頭瞬間擰成了疙瘩,他怎會聽不出這不是什麼好話。
劉據卻繼續自顧自的為其解釋起來:
“請父皇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倘若我母后當初不是生的花容月貌,陛下是否會臨幸她,還有父皇近日寵幸的李延年之妹李清兒,若非父皇先得知她有傾國傾城之姿貌,又是否會召她入宮?”
“再請父皇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父皇掖庭之中選拔采女,若都是蒙著臉隨便從民間劃拉來的適齡女子,放眼望去皆是齙牙麻子,父皇是否能夠接受?”
“這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齙牙麻子……逆子,你放肆!”
劉徹終是聽不下去了,氣的一拍龍塌扶手打斷了他,站起身來怒視劉據,
“朕的掖庭如何選拔采女,豈容?來置喙?”
“還有,衛子夫是你母后,那李清兒如今亦是你的妃母,你對你的母后和妃母指手畫腳,這便是你的孝道?!”
“父皇恕罪,兒臣只是舉個例子,並無對母后和妃母不敬之意,更不敢置喙父皇的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