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飛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次我不魯莽了,要不月底去?”宿延保證,沈掠星頓了下,下一秒他抬頭看了眼教學樓前的巍峨的鐘樓,鐘樓不僅顯示時間、還顯示日期。
今天已經是11月22日了。
“不看了。”沈掠星彷彿忽然失神、某些東西倏然抽走了他的元氣,他轉向宿延,深秋陰沉的天色看著莫名傷感:“到月底我都不回宿舍了。”
沒等宿延問什麼,沈掠星便徑直離開,腳步匆匆。
宿延沒來得及找到沈掠星再問什麼,聽說沈掠星這個下午就請了假離校,請了整整一個星期。
一天後,何淨把宿延讓他查的東西發到了宿延郵箱。
宿延想知道沈掠星的父母為什麼同時去世、而沈掠星又為什麼突然轉來南墨、那個週末他為什麼渾身是傷地回來......
這些事沈掠星不可能主動說,宿延卻不能不知道。
三年前的11月24日,沈掠星的父母死於一場工程事故,那場事故去世的不止沈掠星的父母二人,總共八人,是當年全國最大的幾場工程事故之一。
宿延看著郵件陷入沉默,今天是11月23日,也就是說,明天是沈掠星父母的忌日。
所以他這幾天才會不在。
宿延胸口發悶地繼續往下看,那個專案是一家老牌上市建築公司承接的,做的專案是高階綜合商業體,針對中產及以上群體。
出事後這個專案便擱置了,何淨髮來的資料顯示,建築公司對外稱已經給每位遇害者按照最高賠償標準進行補償;但何淨私下調查的資訊顯示,每位遇害者只得到20至50萬不等的賠償。
而建築公司對這樁事故的原因並沒有做出明確解釋。
有些遇害者家裡沒有親人、或親人年邁、弱小,無法追討建築公司責任,便讓工程方鑽了空子,這個事故也就漸漸的不再被人們記起。
但還有人在繼續追責調查。
沈溪和許鈴出事那年,他們上初三的兒子年僅14歲,得知父母去世後便輟了學,和其他遇害者家屬一起進行了長達三年的維權奔走,但屢屢陷入工程方和建築公司製造的險境之中、而且效果甚微。
直到今年九月,這個名為沈掠星的男孩,三年來再一次踏進學校,以轉學生的身份來到了南墨中學。
宿延合上電腦,閉了閉眼。
祖姑母以答應幫沈掠星調查父母事故原委以及始作俑者為條件,才說服他繼續唸書,轉來了南墨。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