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繡巧 (第4/10頁)
關心則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太太也來了一封信給公爹,直接道‘只要她活著,就別想接回林姨娘’,至此便連公爹也不再提了。
“祖母又何必呢?反正大哥已說服了三哥。”這樣豈非自招兒孫嫌惡。
夫婿嘆道:“祖母就是這樣的人,雖不愛說話,心裡卻是再慈悲也沒的了。她怕父子兄弟生隙,便想將不快都扯到自己身上。”
繡巧沒見過這位祖母幾回,她生性害羞,又不會找話題,便在老太太跟前也不知說什麼,只覺得老太太有些冷漠,不好親近,可日常閒來說話,夫婿總道祖母是全家最真心真意的人。
想了一整圈,繡巧發現自己竟然漏了王氏,做媳婦的,有時伺候婆婆比伺候夫婿還要緊——可她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她正經的婆婆長年待在老家家廟中。
做什麼呢?替體弱的老太太祈福。
很詭異的說法。便是天真如繡巧,也知道里頭不簡單,可她生性聽話膽小,不該她問的,從不多問半句。
正經婆婆不在,家中倒有個副手婆婆可伺候,香姨娘。
出嫁前,沈母曾擔心女兒該怎麼跟這位庶婆母相處,輕不得,重不得,誰知這番操心全是多餘。
香姨娘出乎意料的明理,從頭至尾只稱呼繡巧為‘四奶奶’,待之恭敬客氣,與對三奶奶柳氏並無多少區別,從不對親生兒子屋裡的事多一句嘴。後來繡巧得知,他們成親不久前,還是香姨娘跟公爹說,把夫婿屋裡伺候的兩個通房先行妥善打發了。
香姨娘生得並不甚美豔,遠不及公爹身邊伺候的那個菊芳姨娘,但自有一份清秀淡然,笑起來時,尤其和夫婿相像,只是眼底多了許多操勞,憔悴。望著她一把年紀了,還常站在公爹屋前打簾子,端水遞茶,繡巧平白難過起來。
縫紉技藝好的人,大凡眼力不差,繡巧細細觀察香姨娘的身形許久,然後偷偷做了一套貼身小衣,輕軟的棉料,細密的陣腳,像給孃家的母親做的那樣,懷著感恩的心,一針一線,做的尤其用心。然後,叫小丫鬟偷偷送過去。
香姨娘收了衣裳,什麼也沒說,只是望向繡巧的目光愈發溫柔些,以及幾分叫人心酸的感激。繡巧心中高興,此後便常做些貼身的小物件,冬天的暖帽,夏日的坎肩,還有柔軟舒適的軟拖,精緻的手籠……香姨娘也暗地叫人傳話,叫繡巧別再做了。
繡巧很乖地點點頭,過一陣子,接著做。不久,夫婿就知道了。那日夜裡,他摟著她坐了良久,頭沉沉地挨在她頸邊,她能感覺到肩上一片溼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