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御書房內一片沉寂,對於溫月聲的話,這殿中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
率先打破了這份沉默的人,是忠勇侯。
他上前一步,沉聲道:“思寧郡主所言有理。”
在周遭複雜目光的注視之下,忠勇侯面色冷凝:“昊周野心昭昭,哪怕今日大徽退讓了,他日也勢必會捲土重來。”
“而這一次兩次的退讓,只會令得軍心渙散,令得大徽平白損失許久的銀錢,若再有多的,那也只是平白助長了昊周的氣焰。”
“侯爺所言有理。”邊上的一個官員聞言,卻是道:“可如今邊疆的情況,大家心中都清楚,在兵力遠遠落後於昊周的情況下,貿然動兵,其可能只會讓邊疆將士徒增傷亡。”
“似此前和親也好,眼下想要暫且求和也罷,本質上都是為了偷得更長的時間,讓大徽得以喘息一二,也練出更多更強的兵。”
這官員所言的也有一定道理。
都知道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一定要硬碰硬的話,就是徒增傷亡。
邊疆將士滿打滿算也就二十來萬,便是朝廷增兵,將多地的將士都派遣往邊疆支援,那大概能夠湊到了五十萬兵力。
可這五十萬跟昊周的五十萬,並非是一回事。
昊周兵強馬壯,此前的多次對壘中,便數次以少勝多,最誇張的一次,還曾經以幾萬兵馬,戰勝過大徽的十幾萬兵馬。
實力懸殊巨大,一旦開打,會更顯出頹勢來。
“可有多強才算得上是強?”沉默片刻後,鎮國公直言道:“諸位可曾想過,如果這個時候不戰求和,大徽需得要付出些什麼?”
“雖說到不得郡主所言的割地賠款的地步,但至少需要付出無數的金銀。”
忠勇侯抬眼看了下鎮國公,他倒是沒有想到,永安王一脈竟然會是主戰派。
但仔細一想,如今的朝堂之中也就兩個王爺,景康王主和,永安王一脈自然不可能與他站在了同一陣營。
“這些白白送給昊周的銀錢,以後都會成為昊周攻打大徽的底氣。”鎮國公的話,令得那些主戰的官員,俱是沉默了下來。
“皇上。”戶部尚書微頓後道:“今歲年節不好,百姓收成不佳,到得年底,多地還遭逢了雪災,令得國庫空虛。”
“若在此時動兵的話,銀錢花銷勢必會巨大。”他停頓了下,復又道:“但若是求和。”
“以此前的舊例來說,昊周索取,亦是不會低於幾十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