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人。文明人和野蠻人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是吃飯不同,——野蠻人吃生肉,文明人吃熟食。再就是穿衣不同。《禮記?王制》說:東方的野蠻人叫“夷”東夷,披頭散髮,身上刻花紋披髮文身;南方的野蠻人叫“蠻”南蠻,也是光著身子,臉上腳上刻花紋雕題交趾;西方的野蠻人叫“戎”西戎,披頭散髮,拿野獸皮裹在身上被髮皮衣;北方的野蠻人叫“狄”北狄,拿鳥羽毛做衣服,住在洞裡衣羽毛穴居。這些都是“不開化”民族,通通只能算作野蠻人,沒法和華夏民族相提並論。
其實華夏民族先前也是茹毛飲血光著屁股的。能拿獸皮鳥羽遮遮身子,就很不錯。任何民族都有一個“開化”的過程。“開化”之前,誰不是這樣?然而現在不同了。現在既已得了“先王教化”,衣冠楚楚起來,自然要視披髮文身為野蠻,羞與為伍。甚至連衣襟向左邊開都要視為奇恥大辱,不能接受。
原來服飾是文化的象徵和標誌,是有文化與沒文化、文明與野蠻、進步與落後的分水嶺,那當然不得開玩笑。因此,一箇中國人,如果穿上了“夷狄”的服裝,就會為他人所不齒。比如《阿Q正傳》中的那位錢太爺的大兒子,從東洋留學回來,腿也直了,辮子也不見了,一身的西裝革履,手上還拎了根“司的克”,自以為摩登得了不得,可是父老鄉親都不“吃”那一套,背地裡叫他“假洋鬼子”。“鬼子”已不是人,何況還是假的?自然不但“人格”卑下,只怕連“鬼格”也沒有。連帶他的老婆,雖然因此而跳了三回井,也為雖窮且乏又罕有頭髮卻畢竟留著一條小辮子的阿Q所不齒,認定她竟然“會和沒有辮子的男人睡覺,嚇,不是好東西!”所以,當阿Q躲在土穀祠裡大做其“革命夢”兼“女人夢”時,便把“假洋鬼子的老婆”從候選人的名單中堅決地剔除出去。
<strong>體與面</strong>
衣襟開反了尚且不行,不穿衣服就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