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娜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像展開的一個巨大的寶傘。太陽每天在寶傘山上灑滿了銀飾,使整座大山閃耀著奇異的光彩。山上,坐落著著名的色拉寺、曲桑寺、帕崩崗、格如寺。
我的尼姑女友就住在曲桑寺裡,從她宿舍的陽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被蔥鬱的青稞環抱著的我的家。
帕崩崗修建在一個巨大的岩石上,沒有地基的寺院像一座碉樓,是西藏古建築的奇蹟。每天凌晨5點鐘左右,帕崩崗天葬臺桑煙升起,會有很多禿鷲應招飛去。
從我家樓頂上,如果用望遠鏡看,也許能看到一些天葬的細節。當然,我們沒想過要看天葬。沒有這樣的好奇心。
在菜市場,我們天天可以看到人們熟練、從容地操縱著鋒利的刀具。但那高高的山上並非血腥的屠場。
帕崩崗撒滿糌粑的天葬臺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像落了一場細細的雪,沒有死亡的痕跡和氣息,陽光溫和地照在上面,讓人感到的只有生命的恍惚和死亡的親近。
父親早起散步回來也會告訴我們,今天飛去的禿鷲很多,天葬的那個人,該是十分幸運的,禿鷲將會使他的肉身在這個世界上不留痕跡。沒有什麼可以再執著……
父親在這樣一個遠離喧囂、綴滿露珠的鄉村裡和我們生活了一段,氣色變得格外好。家裡吃的雞蛋、牛奶、糌粑都是村裡的,沒有半點汙染。村莊還被遠古的文明滋養著。比如,帕崩崗曾是藏文字改創者吐米桑布扎向藏王松贊干布傳授藏文的聖地;河谷裡曾發現遠古的石制圍棋盤,由此被學術界推斷圍棋最早來自西藏;另外,四村村長普瓊家的水磨糌粑是歷代達賴喇嘛的供品;某世噶瑪巴傳說誕生在娘熱鄉;還有傳說中六世達賴喇嘛喝過酒的兩處掩映在密林裡的黃房子……
父親漫步在鄉間小路上,沉浸在這樣恬靜悠遠的氛圍中,一雙眼睛總是炯炯有神,又像返老還童了一般,成天和幾個孩子“斤斤計較”。
這天中午,四個小孩和父親和我圍坐在一起開始用午餐。小卓瑪照例只想吃肉不吃菜。她的理由是她們那裡不吃菜。我去過楚布寺半農半牧的山村,是沒有看到農民種菜,所以一直半信半疑。但這天中午我沒有來得及燉牛肉,只炒了幾樣菜。
旺堆和巴桑安靜地吃著自己的那一份。他們像村裡所有孩子一樣,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沒有貪婪的習氣。無論吃什麼,他們都十分靦腆和有教養,不發出一點咀嚼食物的聲音,不大聲說話,眼睛不亂看,哪怕只是一盤白米飯,也吃得很香。往常的頑皮在用餐時一點兒都沒了,面對食物,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