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的御書房小朝會,相較以往,顯得比較擁擠,許多椅子都已經挨著相鄰的椅子。
剛剛有資格參與小朝會的兵部侍郎吳王城,僅僅是從誰將兩條胳膊都擱放在椅把手上,便能從中發現極有意思的門道。
等到國師陳平安落座,此刻御書房就只空了個位置,是洛王宋睦的。
宋睦是臨時從蠻荒天下趕來大驪京城,好巧不巧,有意無意,這位大驪王朝最有權勢的藩王錯過了慶典和朝會。
皇帝宋和問道:“欽天監那邊傳來一個訊息,國師當真已經是?”
陳平安點點頭,道:“已是飛昇境。”
屋內一眾大驪重臣俱是呼吸一滯。
怎麼回事,不過是參加早朝的功夫,就變作飛昇境了?!雖說無法探究真相,但是無妨,天大的好事,我們大驪真是雙喜登門!
宋和率先站起身道賀,群臣自然跟隨皇帝陛下一起為這位年輕國師道喜祝賀。
陳平安站起身,等到皇帝陛下落座,便有位近些年難得參加一次御書房會議的宋氏宗族皇親,老人下意識就跟著坐下,只是突然意識到不對,便彎著腰,用眼角餘光去看那位緩緩落座的年輕國師,等後者坐定了,老人才緩緩坐下,十指交錯,掌心朝上,舒舒服服將雙肘放在椅把手上邊,卻發現陳國師看過來一眼,老人便不動聲色收了手肘。
陳平安笑道:“陛下,我們繼續先前的議程。”
言語之際,陳平安看了眼坐在那位宗室老人身邊的徐桐,這位兵部左侍郎猶豫了一下,還是抬起左手肘放在椅把手上邊。
陳平安拉了拉朝服袍子,翹起二郎腿。
皇帝宋和笑道:“上次去邀請陳先生出山當國師,陳先生就是這樣的坐姿,嗯,靴子換了,上次是布鞋,這次是朝靴了。”
屋內頓時鬨堂大笑。
正式議事。
相較於大殿之上的沉默,陳平安在這邊就多了些言語,極少下定論,有些問題,還會仔細詢問個緣由,以及經常與人問答互換。
當年崔瀺坐在那把椅子上邊,雖說算不得如何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但是崔瀺確實很少像陳平安這樣給予他人一種……寬容。
崔瀺每次說事情,總是條理清晰,措辭精準,往往是既說大局,也談細節,把一件事情的步驟,講得環環相扣,一清二楚。
連同皇帝陛下在內,所有人都很清楚,那頭繡虎,是在遷就他們。
若是心情不錯,崔瀺偶爾也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