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把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的人生已經開始了……已經開始了。”
一點也沒錯,人生已經開始了。
在你追求到想要的一切前,人生還是得繼續下去。
對我來說,犧牲當下的人生換取未來的人生永遠是一件很可疑的事。
從小我們就被大人們教導,人生分成許多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責任跟任務,集點卡蓋滿了,才能繼續往下一站前進。
循序漸進的確讓人安心,但這樣也規訓出很多“如果沒有怎樣,就不能怎樣”的心態,與“在怎樣怎樣之前,我只能儘可能忍耐”的想法。
於是這個社會成功孵化出許多相信“先考好大學,其餘再說”的阿呆、或“等到我存錢付清頭期款後,我再認真想想人生是怎麼回事,比較實在”的阿呆二檔。
還有阿呆三檔、阿呆四檔、超級阿呆、超級阿呆二、超級阿呆合體術。
這些阿呆,對不起,我很可能正在說你------大家都被“如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論述給困惑住了,為了成為如此那樣有用的人,你們放棄了很多“先成為自己”的可能,為了“更高的理想”犧牲了很多當下的快樂。
隨著時間流逝,那種犧牲感越來越巨大,更堅定了某種無論如何都要“蛻變”的信仰,更強化了“在將來當一個有用的人,這件事真的很重要”的信念。
------連想都沒想過,自己是可以隨時隨地擁有堅定的快樂,的權力。
只要有夢想,隨時動手去幹,人生就是當下。
不過談到夢想,就想說一件可能很殘酷的事。
是,很多人有夢想,但這些夢想大多是這個社會所談論的“一個有用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把這些狀態,例如年薪尾巴甩著幾個零、汽車鑰匙上的標誌、前半生中出幾次正妹、一年出國開會幾次、參加大學同學會時遞出的名片抬頭、被商業雜誌訪問的篇幅大小等等,當作是自己的夢想,恐怕是這個社會最常見的現象。
我大膽說一句,這些都是假的。
如果這些由“廣泛的成功者的定義,建構出來的夢想藍圖”是真的的話,某天你實踐了,達成了,功成名就了,那麼你突然被告知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應該要大笑啊!而不是錯愕著搥牆壁、而不是痛苦地反省到底有什麼事忘了去幹吧?
關於夢想,我還有很多話想說。
但我想先從強獸人朱學恆的網誌裡偷渡一個幽默的夢想勇者,randy p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