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的黑螞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基礎重於一切!
萬丈高樓平地起!
雖然程遠手中擁有無數科技,但是沒有相應的基礎裝置,那些科技也只能看,而不能用!
一想到這裡,程遠的動力就更加十足了。
意識連線頭盔的製作說簡單,也很簡單,說難也非常困難!
簡單,是因為製作一個意識感應器,只需要一個金屬電極,也就是一塊金屬片;一個合適的頭盔,一個放大器和一些導電膠,這些導電膠是塗抹在電極上的,導電膠內含有電解質,而電解質內部含有豐富的導電離子,能夠更清晰的檢測到大腦內的腦電波訊號。
最後就是需要一個保護裝置,防止電壓過大從而造成意外。
這樣一說,自然就讓人感覺非常簡單,因為它的製作材料非常普遍,也非常容易購買。
可實際上,真正的難點並不在製作頭盔的過程而是在其它地方,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活動透過離子傳導到達大腦皮層,固定在頭上導電的電極感應到這種微弱的電壓變化,透過差分放大,濾波,數模轉換等一系列手段最終將電訊號變成腦電波的原始資料。
可腦電波引起的電壓變化是微伏數量級,如此微小的電壓變化是非常難以偵測到,並且訊雜比超低的腦電波,干擾訊號比有效資料的幅值更大,這使得訊號基本被噪聲湮沒,分離難度很大。
而這些噪聲包括頭部運動,面部肌肉運動造成的干擾。接觸問題引發的干擾,訊號傳送過程產生的噪聲,電源波動引發的干擾等等,甚至空氣溼度都可能會造成干擾!
當然,這一切對於其他人來說屬於難點,在程遠手中就不是了。
難點之所以是難點,因為他們的手中的技術還接觸不到這個層次,在程遠這裡,技術永遠都不是問題,限制他的是最基礎的工業材料。
麻利的開啟電腦,透過網路訂購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後,程遠便關閉電腦準備養精蓄銳,明天動手開始編寫程式。
畢竟這方面的研製可不是光一個頭盔就能搞定的,還需要配套的程式和演算法。
而這些東西,全都在他的腦海中,需要程遠自己手動一點點的去編寫。
這也是為什麼程遠急於想要研製這樣的意識連線裝置的原因了,每次一項新的科技他都需要親自輸入複雜而又繁重的程式,這樣一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被花在了這裡,造成了之前他在媒體上“深入簡出”的評價。
雖然“精簡程式碼”讓他的工作量節省了不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