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水北調工程這種的,一般是會徵用當地居民的土地,然後當地政府按照當地經濟水平,會給予一次性的經濟補償。
簡單說,就是國家把需要用到的地徵收,然後拿錢補償給大家。需要居民搬離的,也會給他們錢或者分配其他地方的房子。”
小小記得她爸就是這麼和她說的,她也知道自己說的不太詳細,解釋道:“這個具體的實施政策我回頭去查一下再告訴你們吧。六號觀眾,你可以說話了。”】
徵收?補償?
無論是大戶還是小農,看見這個詞就覺得不太好。
他們也不是沒遇到這種官府需要土地房屋的情況,就演算法令也是規定了需要國家拿土地換土地,或者用錢按市場價補償,但是執行下來總是搞民怨四起。
而提問者馬臻也在思索。如果他是規劃這些水利工程的人,他會怎麼分配土地和金錢。
唐朝的六號幸運觀眾蘇柄問道:“土地都是私人的,難道朝廷要,農人就必須要給嗎?”
他家裡也有些地,但不多,連個中等的地主都算不上。對於他們來說,土地就是賴以生存的根本,很多時候即使朝廷願意給錢或者劃了其他的土地也都不願意搬遷,更別說那些管理操作時候往往情況更差了。
辛苦耕耘的土地,憑什麼上頭一張嘴他們就必須要讓出去?
【“我們和你們法律不太一樣的。”小小解釋,拿筆寫幾個字。
“我們所有土地的‘所有權’都是國家,普通人只有使用權,就算購買、租賃、轉讓,讓的也是對土地的‘使用權’,個人不擁有‘所有權’。
徵地的時候,就是按照‘所有權’收回土地,用錢或者置換的方式都是在補償我們的‘使用權’。”】
天幕上主播話一說完,截然不同的土地政策,比往前任何的事情都要讓他們震驚。
村子裡聚在一起討論的人裡,有人十分憤慨,“地都不是人的,那不是朝廷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就算是他們這裡,勤快點努努力,也是有機會攢點錢再去多買點地的,連縣令老爺也不會說地不是他們的。
“哪有這麼蠻橫的朝廷,一點地都不給人!”
也有人反駁:“可是,他們不也是有使用權的,徵地也還會給他們錢啊……”
“地不是他們的,辛辛苦苦耕種,人家想什麼時候拿就什麼時候拿,這是好事?”
法家人跟著主播一起寫下‘所有權’和‘使用權’,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