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夏的財富還不夠,他們還惦念著,要把華夏一直踩下去。
儘管後世有個穩定的國家,也一直在做不一樣的偉大事業,但他們面對的情況,遠沒有主播日常生活那麼平和。
【“考古的目的只是為了發掘和保護,不能隨便挖個洞就進去了,必須要嚴格按照考古流程走,要在保證墓葬不受到任何破壞的情況下找到進入地宮的道路。
可考古人員轉悠了好幾天,卻連地宮的影子都沒見到,只能上報。
永樂的陵是挖不出來,但可以先試掘其他明陵,摸索一下明代帝陵的大體建造方向,有點經驗了之後,再來挖可能會更得心應手一些。”】
挖皇陵只是為了練手……
這話你們說的沒所謂,我們這些皇帝是聽的真心梗啊。
朱棣鬆了一口氣,他拍拍大兒子的肩膀,給了他一個幹得漂亮的眼神。
雖然剛剛已經心裡做好了給後人墓裡留點東西的準備,但是吧,能知道自己的墓沒被動,那開心還是會開心的。
反正老爹的陵墓在南京,應該不會有損傷,至於其他子孫,無所謂,都是不孝子孫,他無所謂。
其他明朝皇帝或者繼承人們也不擔心,畢竟最後的結果是那個萬曆中標了。
【“關於試掘物件的選擇,一開始好像選中的是嘉靖,畢竟也是他在位45年,陵墓規模是第二大的。
不過因為萬曆陵墓有坍塌跡象,就剛好了。”
又嚼吧嚼吧,小小最後道:“那時候我們技術和經驗都不夠成熟,前後也發生了很多事。
自從萬曆的陵墓挖掘以後,就再也不主動發掘帝陵了,只有建築工程團隊挖到點什麼的時候,考古學家才回去救場。
還記得我們坐過的地鐵吧,我們這裡還好,開封、西安那些個古城是真的難搞。
西安光是修二號線,挖掘出的古墓就達到了一百多座,出土的文物更是不少。修個機場線,就修了九年,修修就停停,考古學的專家和學生們進場工作。
放在別的城市,一條地鐵修九年要被罵死了,放在西安,大家也只能慶幸是修地鐵,因為西安搞工程才是最倒黴的,挖出點什麼都要停工等考古。”】
想想他們地下那個明亮又寬敞的地鐵站,那些又快又能運人的地鐵,古人們都沉默了。
長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身為幾朝古都,墳和陵多點也很正常。
地鐵這種好東西當然是要修的,別的城市都有地鐵,西安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