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都在思考,一個都被後世當做典型,寫進教科書裡的積貧積弱,那得是積到了什麼程度。
有了宋這麼好的一個現例項子,官員和君王們都摘抄記錄,模擬思考如果是自己要怎麼解決。
【小小補充道:“歷史上大規模起農民起義次數最多是清,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卻是最富裕的宋朝。
根據史料統計,兩宋期間三百多年時間裡,共爆發農民起義四百多次。
北宋160餘年就發生了203次農民起義,李順起義,宋江水泊梁山,方臘起義,八字軍抗金起義,紅巾軍起義……
為了平復這些起義耗費了北宋巨大國力。
北宋年稅收是1.5-2億兩白銀,賠款遼國,西夏分別是10萬兩白銀。絕大部分稅收都被‘三公經費’和平剿農民起義耗費掉了。”】
一年這麼多錢,賠出去的才那麼點,結果剩下的錢都這麼被分光了?
宋之前,財政就沒這麼富裕過的王朝看的是嫉妒不已,再次可惜怎麼自己南邊沒這種有錢的鄰居。
而知道造反,但沒人總結過數字和時間的人也是聽得一愣一愣,沒想到有著那麼多文道名人的宋,內部矛盾也大到如此地步。
起義這兩個字聽得皇帝和官員們很憋屈,主播,那是造反!
但是想想她是生活在新世界的人,他們後人都是這麼稱呼甚至歌頌造反的人,糾結的大家也只能嚥下去,不是很想在主播這裡找沒趣的存在感。
自己消化情緒後,皇帝們都在思考,北宋不是文治昌盛、經濟繁榮、儒家學說佔據主導地位,外部矛盾最大的嗎?
到底是怎麼做到在這麼多形容詞下,讓底下百姓過不去到平均一年造反一次以上的,他們三冗耗費的錢,多到這種地步,這也的確是需要變法了。
李順起義在講趙光義的時候也有提到過,趙匡胤記得清清楚楚,也因此他最近調整了對川策略。
但是一百六十年就兩百多次起義,饒是他也眼前再次一黑,搞不懂趙光義和後人們都是怎麼治國的。
對外沒用他可以理解,但是對內……文治昌盛,你們就把大宋治成這樣嗎!
他現在算是知道,為什麼主播之前說趙光義那個水平,都能是大宋皇帝裡能力僅排在他之下的第二了。
他這都是什麼子孫後代啊!
心虛的趙煦仔細看著上面的一堆起義,除了李順是太宗時候的事,其他那都是他不知道的,也就是說都是離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