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汾對瓶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丕的使者來到江東求見孫權,孫權命人請入堂上。
使者說明來意,奉上了曹丕的書信。孫權取過書信來看,不同於上次曹操寫信來時的態度,這次曹丕的書信中又多了幾分懇求的語氣,令孫權心中不禁暗爽了一番,甚至又想起了當初江陵之戰前曹操寫來那封具有威脅、調侃意味的書信——那封書信現在依舊在孫權的內堂放著。
客客氣氣的請使者去館驛歇息後,孫權將一眾謀臣召來,詢問眾人的意見。
眾謀臣各執己見,有人認為此時正是削弱荊州的好時機,也有人認為此舉除了幫曹丕解放南陽的曹仁外,與江東毫無益處,兩方爭執不休,直到虞翻跟眾人吵急眼了,喊出了那句讓孫權心碎的話。
“上次益陽一戰,我軍十倍於敵,面對區區萬人尚且損兵折將,今番荊州荀驥主力未動,可用之兵何止五六萬人?若是與魏軍南北夾擊,尚有勝機,若魏軍不來,我軍單獨攻擊荊州,解放了曹仁事小,倘若折損了將士卻無尺寸之功,諸公又該如何面對至尊?”
這句話一出,孫權的臉色瞬間就陰沉下來了,這件事是孫權心中的一道疤。益陽一戰後,原本就病重的魯肅在一場奔波以後很快去世,深受孫權信任、準備大力培養的淩統一年後就病故,孫權的心腹重將呂蒙在那一戰中落下了病根也在不久前病逝,甘寧現在也在病榻上起不來,很難說跟那次受傷有沒有關係。大將尚且如此,折損的戰士更是不計其數。
虞翻說的是實話,但聽在孫權耳中卻分外扎耳。群臣見孫權面色陰沉,都紛紛閉嘴不言,虞翻見情況不妙,也站回了位置上低頭不語。
揮手趕走眾人,孫權內心還是拿不定主意,正糾結的時候,猛然一拍腦袋想起一個人來。
對啊,陸遜正在漢昌帶兵,按說他對荊州的形勢應該是最瞭解的,何不問問他?
孫權當即寫了一封書信送到了漢昌,陸遜接到書信後思索了一會,提筆回了一封書信,又叫信使帶回給了孫權。
陸遜在信中告訴孫權,據呂蒙留在江陵的暗樁提供的訊息,現在荊州的兵馬正在積極備戰,很有可能是打算北上。同時陸遜建議孫權,我軍沒有必要這麼快做決定,完全可以口頭上答應曹丕出兵的請求,實際上卻坐山觀虎鬥,坐看曹劉兩家的勝負再做決定。
新來的縣長要打黃四郎,城南兩大家族卻按兵不動,誰贏他們幫誰!
孫權收到了陸遜的回信後,認為陸遜所言確實有道理,於是依計而行,讓使者回去告訴曹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