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2/4頁)
Pries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野雞大學,學習“陶器藝術研究”專業。
馮瑞雪則因為家境不好,自作主張放棄了學費高昂的三本大學,進了當地一所專科學校。
四年中,兩人過著截然不同的日子。
江曉媛每天跟一幫狐朋狗友們出去鬼混,成功地釋放了她被應試教育禁錮的靈魂,將不學無術進行到了底——
畢業設計時,她打算做個藝術杯,手一哆嗦,材料放多了,就臨場改成了歐式花瓶,不料花瓶的工程巨大,做了一半,她屁股都麻了,遂沒了精雕細琢的耐心,江曉媛當機立斷,一掌揮下,把花瓶壓扁了,一個不規則不對稱的趴地器皿就此誕生。
導師拿著她的大作端詳了五分鐘,愣是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只好開口詢問江曉媛這是何方妖孽。
江曉媛本想大言不慚地回答說這是個菸灰缸,誰知由於不抽菸,“菸灰缸”一詞不是她的日常用語,她一時想不起來外語怎麼說,只好臨時改口:“一個碗。”
導師與她大眼瞪小眼了一會,感覺又被這幫傻逼富二代們開了一回眼界,秉承著“給錢的是大爺”的原則,他給了她一個富有反諷意味的高分評價:“打破規則,有尖銳稜角,頗具先鋒藝術的反叛精神。”
該評價配合實物食用效果最佳,反正誰看誰知道。
就這樣,江曉媛帶著她的先鋒藝術菸灰缸學成歸國,中間還生出一番波折——由於她的先鋒菸灰缸造型太過奇詭,險些被機場安檢扣下。
而這時的馮瑞雪已經在社會上磕磕絆絆地打拼了幾年,學了一手西點烘焙的好手藝,還考下了咖啡師,最重要的是,她還學會了一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絕活。
同學會上再相見,雖然物是人非,但馮瑞雪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套回了和江曉媛的交情,從她手裡拿到了五十萬的啟動資金,開了這家咖啡廳。
這筆投資是江曉媛這輩子花過的最值的錢,馮瑞雪肯做事,手藝好,善於包裝和鑽營,很有管理天賦,朋友圈裡流傳的什麼“本地最好吃的十家咖啡甜品店”之類軟文裡總能有她家的身影,兩三年就做出了品牌,還開了一家分店。
江曉媛已經從她這裡收到過一筆不小的分紅了。
江曉媛以股東自居,漸漸地生出些責任感,閒暇時常來光顧,還總帶朋友來,讓人傢什麼貴點什麼,總惦記著多給店裡創收。
馮瑞雪把她帶到了店裡最陽光燦爛的一張桌上,親自做了她平時喜歡的飲料和點心,端上來陪她坐著,江曉媛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