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一隊詩人解詩兼頌禱 半天韻事半韻極痠麻 (第3/9頁)
張恨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獨、孔學尼、孟繼祖、馮有量、錢能守、趙守一各先生。燕西出來招待,都請他們在客廳裡坐下。其中孟孔錢趙,是四位少爺,其餘都是參金事之流。鄒肇文先拱一拱手,對燕西說道:“七爺興趣很好,弄起詩社來了。這裡許多人就是我不成。不用說,七爺的詩,那要首屈一指了。”燕西笑道:“我能做什麼,不過跟著諸位後面學一學罷了。”謝紹羆打了一個哈哈,然後說道:“這是笑話了。七爺跟著我們學詩嗎?謙遜太過,謙遜太過。這一回是七爺值課,這題目當然是由七爺酌定的。我想七爺一定擬好了?”燕西道:“擬是擬好了,不過還請大家決定。”孔學尼道:“是什麼題目?燕西兄先說出來聽聽。”燕西道:“這題目也不是我擬的,因為我把立詩社的話,告訴了家嚴,家嚴很是歡喜,就代出了三個題目。”鄒肇文手一拍道:“怎麼著!是金總理出的題目?這一定很有意思,讓我來想想,他老人家要出哪一類的題目?”說著,昂起頭來,望著天想了一想。謝紹羆道:“據我想,或者切點世事,如秋感之類。”鄒肇文道:“不對,金總理有一番愛國愛民的苦心,這樣的題目,他會留著自己做的。但是他老人家高興,會出這一類題目,也未可知。”說時,燕西已把宣紙印花箋抄的題目十幾張,分散給在座的人。鄒肇文念道:“春雨七律一首,芍藥七絕不拘首數,登西山絕頂放歌,七古一首。”鄒肇文又將手一拍,說道:“我說怎麼樣,他老人家的題目,一定是重於陶冶性情一方面的。”那楊慎己年紀大些,長了一些鬍子,笑道:“這春雨的題目,金總理是有意思的!必須學張船山梅花之詠,王漁洋秋柳之詞,那才能發揮盡致。他老人家叫我們做一首,我們能做的,不妨多做幾首,至於這芍藥呢?哼……”說著,又將鬍子摸了一摸道:“這個應該作個十首八首,方才合適。至少也要象李太白的《清平調》一般,做個三絕。要說到這七古,恐怕在座諸位,才調有餘,魄力或不足。我是選定了,先做這個。”燕西心裡討厭道:我原不打算請這個老東西的,無奈父親說,他是一個老手,要請他加入。你看他還沒有做,先把在座的人批評一頓,這樣老氣橫秋的樣子,我實在看不入眼。便說道:“請諸位先吃一些點心,一會兒,我還要介紹一位詩家和諸位見面呢。”大家聽說是吃點心,都停止了談論,站起身來,客廳隔壁,一列兩間廂房,已經擺好桌椅。大家少不得有一番讓座。趁此時間,燕西已經把宋潤卿也請來了。燕西將在座的人,一一和他介紹。那楊慎己瞟了他一眼,心想,所謂詩家,莫非就是他?我看穿得這樣寒磣,就不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