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憑著當年腦震盪摔出的好記性,詞彙量還算過得去,雖然語法有點複雜,但選擇題很多,可以用硬體彌補軟體的不足,帶上一粒骰子,怎麼也能蒙對幾道,保守估計能拿個90分。
政治,這就不用愁了,對於我這種根正苗紅、思想純潔、每天看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還能隨隨便便就寫上萬把字觀後感的孩子來說,考個140分都是故意放水的。
歷史,平時看的課外書一大半都和歷史有關,當初就是衝著它才選的文科,甭管什麼正史、雜史、別史、野史,只有考官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出的,如果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我絕對算是閱女無數了,連歷史老師上次摸底考試的時候都說:“要不是主觀論述題的分析能力還有進步的空間,給你小子打個151分都不怕你驕傲!”
這麼算下來,總分551,比去年的一本線還高出了十幾分!鄭能諒心呼不妙:“哎呀!爸媽讓我考二本,我這都超過一本線十幾分了,要是再天天用功複習的話,回頭考上清華北大可怎麼交代啊!”
於是,他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把成績往下拉了幾十分,終於逃出了一本的分數線,實現了對父母的承諾。他最後考了523分,其中語文101、數學50、英語96、政治135、歷史141……
從盤面上看,能實現承諾全靠數學拉分,但這並不在鄭能諒的計劃之內,他寧願數學和歷史的成績對調一下,因為就算他歷史考個50分,老師們也會說“真是可惜啊這孩子平時歷史一直很厲害的這次肯定是發揮失常了”,並且把他塑造成一個悲劇天才,用來激勵將來每一屆的高考學生。可如果數學考爛了,老師們就會說“真是報應啊這孩子平時就不重視數學特意選了文科班結果還是栽在自己的弱項上了要不是老師教得好他恐怕只能考出個位數的分數呢”,然後把他變成一個反面典型,遺臭萬年。
實際上,在高中最後那個學期,鄭能諒千方百計想要提高數學成績,以此證明他選擇文科班並不是完全沒有理科頭腦,為此,他還經常帶著一堆數學題去求教班長兼數學課代表任贛士。由此看來,他最終從數學菜鳥墮落成數學白痴,任贛士脫不了干係,但鄭能諒始終沒有想明白這位班長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這不奇怪,如果能想明白,也就具備當班長的潛質了。
班長任贛士有一張比女生還白嫩的皮囊,說起話來彷彿被人掐著脖子,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臉上永遠是一副看破紅塵的模樣。他天生有種領導的氣質,與任何人都保持安全的距離,打招呼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