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魯圖向羅馬群眾說明行刺的動機,留下一句名言:“我愛愷撒,但我更愛羅馬。”
狄奧多西
狄奧多西一世(347年—395年1月17日)又譯為狄奧西亞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亦作狄奧多西大帝,是羅馬帝國皇帝(379—395),公元392年起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最後一位統治統一的羅馬帝國的君主。公元393年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反對一切異教和異端。在米蘭去世,臨死前把帝國分給兩子,羅馬帝國分裂。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河北人。西漢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主張。董仲舒認為,“道之大原出於天”,自然、人事都受制於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應該是統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維護了漢武帝的集權統治,為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一時的貢獻。
劉秀
劉秀(前5—57),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