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辛辣的趙琳 (第2/4頁)
拾寒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困難也要一個一個去解決,我們縣存在的問題很多,不單單是教育問題,處處都要錢,可是,我們縣財政只有那麼多,顧了東就顧不了西,你總要給我們時間嘛”
趙琳道:“你別唬我縣裡有錢去養豬養雞,怎麼就拿不出錢來給孩子們建一所學校?難道孩子們還比不上那些豬和雞嗎。”
薛雪被這個問題糾結得不知如何回答,有些好笑,又有些好氣的道:“趙科長你不要無理取鬧嘛這根本就是兩個問題你不要混為一談。”
李毅笑道:“薛縣長,我倒覺得趙琳同志剛才的話,切中了我縣經濟發展的要害那就是對改革與發展的拷問”
薛雪道:“怎麼說?”
李毅道:“我們說改革,說發展,首先想到的是經濟方面的改革和發展。其實,我以為我們的做法,是捨本逐末了。當然,經濟肯定要發展,經濟建設是我們將來的主要任務。可是,經濟怎麼去發展?這個問題很值得商榷。就拿一個企業來說吧,企業要發展,要賺錢,這跟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縣,相當一個龐大的大型企業。”
薛雪聽了,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李毅道:“企業發展的根本在哪裡?在於人才有句話說得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這個科學技術是怎麼來的?得靠人才去創造、去發明所以說,歸根結底,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數千年的文明史,都是由人來創造的。不知道你們認同我這個觀點嗎。”
薛雪道:“不錯一個高科技人才,創造出來的財富,肯定要比一個普通人多。這是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
趙琳聽得有趣,也附合著點點頭。
李毅道:“人才怎麼來?高薪引進?能引進多少?依我看,我們還得自己培養,如果我們國人都成了人才,我們還擔心經濟不發展嗎?農民之所以收入低,跟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十年動盪,毀的不僅僅是一代人的青春而是我們整個民族的人才十年時間,足夠造成我們國家人才的斷層,這也是我們改革開放前經濟難以發展的一個重要制肘。所以,國家在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後,才提出了響亮的口號: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就是將來的國之棟樑,是我們民族的希望。”
趙琳激動得鼓起掌來:“李書記,你說得太好了薛縣長,我嘴笨,不善表達,剛才有些話說得過激,請你原諒。李書記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
薛雪道:“道理我都明白。可是,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