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豐收大過年 (第2/4頁)
拾寒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硬權力握在手裡,鎮領導大小算個實權派領導。
政府機構的繁雜臃腫,素來有名,坐辦公的沒事做,有事的找不到辦公地。人員編制嚴重超標,加之素質良莠不齊,難免存在有貪拿卡要現象,這也成了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李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時半會,卻是毫無辦法可想。政治體制的改革,政府機構的精簡,還不是現在的他能撬動的。
一鎮之地雖小,卻也是機構眾多,下面管著七站八所二十四局,還個幾十個村子的幾百個村幹部,上上下下一大票鄉鎮幹部。真要認真管理起來,那可是一個細緻活,比當省市領導還要累。
省市領導身邊有秘書,有文書,還有一幫子屬下可以驅使。領導只需抓大放小,把握好大政方針就行。而鄉鎮幹部既要領會上級意圖,還要落實具體政策,天生一個當牛做馬的命。
正因如此,能不能當好一個鄉鎮領導,成了衡量一個幹部的硬性指標。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達溜達就知道了
有一筆濃墨重彩的基層領導經驗,對今後走上更高的領導崗位,有著相當的臂助。
在官場的汪洋大海里,李毅只能算是一隻小蝦米,需要時間來學習和成長。上任以來,他一直秉著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精神,遇到不懂之事,逢人就問,就連田埂林間的老農菜婦,他也樂於拜師。
他常對屬下說:“人民群眾的智慧來自於實踐,話糙理不粗”
經過李毅和眾黨委成員的分片管理,柳林鎮各個村組,參與種養的農戶達到了一半。
秋收過後,這個數字更是達到了60。因為最先參加種養的農戶,大都已經豐收,而且個個都賣了一個好價錢,有了利益的激發,更多的村民自發的投入到了勞動當中。
這讓李毅對農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們並不是真懶,只是在看不到出路的情況下,彷徨無措、自暴自棄、得過且過罷了一旦看到發財致富的良機,他們比誰都勤快
引用高山村村支書劉鐵石的一句話:“莊稼人嘛,別的沒有,力氣還是不缺的”
而當時令進入寒冷的冬季,大棚種植的優勢凸顯出來,當別人縮在家裡的火爐邊烤火時,大棚種植戶們卻在忙著收穫地裡的勞動成果。
為了組織菜農們進城賣菜,李毅找到柳鋼的袁國平。
候長貴黯然離開,袁國平如願以償的當上了柳鋼的廠黨委書記兼總經理。
看到李毅夾著公文包走進來,前臺的小姐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