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篇小說作家,很少有短篇小說作家獲諾貝爾獎,但是我覺得短篇小說是文學的精髓之一。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中最精彩的幾篇都在1923年8月3日出版的這本小說集《吶喊》中,每一箇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像《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等。《阿Q正傳》《狂人日記》都對當時短篇小說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做出最大貢獻的還是《狂人日記》。《狂人日記》不但在文字上,而且在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剖析上,對人性的那種描述上,放到今天我覺得一點兒都不過時。大家去微博上看看那些狂人、妄人,然後再和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比較一下,我覺得那真是不愧為整整一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之一。
《狂人日記》不但是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這篇小說的開創性意義是不容否認的。魯迅先生的白話文寫得也非常有意思,甚至奠定了很多白話文用法的基礎,所以說魯迅先生是白話文短篇小說的開創者。實際上你去看之前的《太平廣記》也好,《聊齋》也好,那已經比較接近白話文的文體了,但是其中的語法還是古文的語法,只不過沒用古文中那麼多的“掉書袋”,尤其不用“駢四儷六”那些對仗節奏。而魯迅先生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用白話文的語法,文學的語法來寫小說。後來大家在思考什麼叫文學時,經常會拿魯迅先生文中的句子來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就是文學。如果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這就不是文學,這就是敘述。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中還用了大量的自己發明的動詞,以及自己發明的語法,這些東西都流傳至今。我們上學的時候罵人都用魯迅先生的那些語法,什麼“我已經出離憤怒了”等,這些詞都是魯迅先生髮明的,他在文學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大家再看《狂人日記》,依然不過時。在這部小說集中還有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說就是《藥》。《藥》是一篇非常悲愴的小說,寫的就是秋瑾這樣的革命義士,為了國家的進步而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普通民眾卻拿饅頭蘸她的血,來給病人治病,這樣的小說你看了以後會覺得我們這個民族非常悲愴。在魯迅的小說人物中還有孔乙己那樣酸腐的知識分子,還有阿Q這樣的人,這些人物都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在那個時代的生活體現。偉大的文學不光是在擺弄文字的藝術,更多的是反映時代的聲音,可以稱之為“吶喊”,那是“時代的吶喊”。
我跟大家說一個題外話,今天網際網路時代來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