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剩餘的八萬外軍,都佈置在揚州及周邊各州。
此番曹睿率五萬洛陽中軍全軍南下,加上曹休目前在壽春已經集結的八萬外軍,這就有十三萬人之眾了。
若是算上青丶徐丶揚丶豫丶兗五州可用的州郡兵,擠一擠還是能擠出來四萬左右的兵力。
十七萬眾,五萬中軍丶八萬外軍丶四萬州郡兵,這就是曹睿此次在東南戰線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
但這只是紙面上的資料,真實的兵力計算,恐怕還要少上許多。
壽春城要守吧?合肥城要守吧?水軍運輸丶糧草後勤都需要分兵吧?
野戰兵力最多能動用十五萬,與上個月曹睿與臣子們在洛陽籌劃之時的數字基本相同。
雖然這個數字是大於孫權的『十萬眾』的,但是孫權具有佔據長江的大便宜,可以沿著江水便捷的東西運兵。
以至於孫權往往可以集結十萬人在一個區域性戰場上。
曹魏的地域人口比孫權佔優不少,此時卻也只能在揚州出兵十五萬。
在現今黃初七年年底的時間點上,不存在什麼一路靠著兵力優勢強推到底的幻想。
只能是以略多一些的兵力,紮紮實實的排兵佈陣,以求決勝於戰場之上。
按最理想化的情況來說,十五萬對十萬,多出一些兵力增加或者減少的事情,往往就會決定天平兩端的勝敗。
荊州之地共有外軍四萬,其中江夏的兵力約有一萬五千,襄陽的兵力約有兩萬。
若能在皖城作戰之時,從襄陽抽調兵力補充江夏,再讓文聘從江夏直接沿漢水威脅武昌。
武昌可是東吳的國都所在!
曹睿看向司馬懿說道:「從荊州攻武昌,卿以為可以做到嗎?」
司馬懿想了一下說道:「從荊州出兵到武昌,此事固然可行。」
「但若陛下在壽春,而驃騎將軍在襄陽,戰場瞬息萬變丶但傳訊往往不及時。」
「如何確保荊州出兵武昌可以與陛下出兵皖城同步,臣以為這是一件最難的事情。」
一旁坐著的黃權此時也開始發言:「若驃騎將軍早到了武昌,很可能孫權就不準備在皖城用兵丶全軍從皖城轉頭攻向武昌。」
「若驃騎將軍晚到武昌,那麼對揚州戰事也幫不到什麼忙。」
「最好兩地能夠同一時間交戰,如此才能使得孫權首尾不得相顧。」
曹睿說道:「這也是朕憂慮的所在。不過荊州一處,朕以為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