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割據一方 (第2/4頁)
李一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子們紛紛面露思考之態,幾瞬之後,已經有幾名太學學子舉手示意,欲要作答。
曹睿目光看了過去:「伯約,卿來說一說。」
「遵旨。」姜維起身緩緩行了一禮。
「陛下,臣出身雍州天水郡丶天水也是曾經的涼州之地。雖然臣未曾從軍,但宗族之中多有曾經隨武帝征討漢中之人,對此事臣也有一些考慮。」
「說來。」曹睿抬手示意。
姜維拱手說道:「臣以為吳蜀割據一方的原因,其實是『山河割裂,地理相制』。」
前三排的甲階學子,近乎半數都轉頭看向了姜維。夏侯玄皺眉不知在想些什麼,而司馬師卻是在好奇姜維會如何解讀。
站在講臺上的曹睿並未言語,靜靜的聽著姜維所言。
「建安二十四年之時,臣當時十九歲丶臣父當時就負責天水郡為漢中轉運之事。以臣所知的情況,自武帝從長安兵進漢中之後,劉備在漢中堅壁不戰丶屢屢破壞王師糧道,王師這才退出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幾乎是奠定天下格局的一年。在場許多大臣都是親自經歷過那一場大戰的。
就如四名侍中,劉曄當時任行軍長史丶辛毗當時任丞相長史,兩人都在曹操征討漢中的軍隊之中。楊阜在武都太守的任上管理後勤,而陳矯則是在鄴城為尚書處理行政之事。
劉曄目光看向姜維,心中想著這名年輕人會說出些什麼道理,其餘三名侍中也是同樣。
對於皇帝身邊的權力結構,劉曄是極為敏感的。上次南征時姜維與夏侯玄二人隨侍皇帝左右,但劉曄與姜維之間交談甚少丶並不相熟。
曹睿點頭:「伯約說的對。朕也認同當時武帝是被劉備據險不戰而逼退漢中的。」
姜維語氣洪亮的說道:「正是因為雍涼軍資糧草本就匱乏,而祁山道丶褒斜道轉運困難。這才是大魏撤軍的根本原因,並非戰事不利。」
「雍涼與漢中之間隔著茫茫秦川,山川地理的阻隔帶來的耗費,需要更多人力丶財力丶軍力方能彌補。」
「而大魏與江東之間隔江對望,其實也是由於大江天險丶且北方不善水戰的緣故,這滔滔江水其實也是如秦川一般。」
「因而臣認為,吳蜀各自割據一方的原因,就是『山河割裂丶地理相制』。」
曹睿抬起右手向下壓了一壓,示意姜維坐下。
「方才姜伯約所言之『山河割裂丶地理相制』,諸位覺得對還是不對呢?」曹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