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機械化軍隊時代已經來臨!歐羅巴五民國即便有了民族主義,也沒有辦法去和真正的列強叫板了。
從某種角度而言,這場二十年內戰還有一個輸家,就是稱霸世界的大明帝國——大明帝國雖然是幾百年的老牌世界霸主,但是她的外交政策一直不大成功,遠遠比不上另一個時空的霸主英國和美國。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陳德興開創的並不是一個以單純的國家利益為導向的外交活動原則。而是要維護華夏文明主宰世界為原則的朝貢外交體系。這樣的外交體系和幾百年來烙印在所有大明人心中的天朝大國思維,束縛住了大明帝國的手腳。使大明帝國始終不能對不大聽話的華夏藩國採取嚴厲的手段——譬如幾百年前對日本天道國的征服就因為要護住華夏人(日本是神洲人,奉天道,行《陳禮》,因此被這個時空的大明當成了諸夏國)的體面,不能搞種族滅絕,而且還要捏著鼻子和天道教東神聖派的道人論“禮”。最後雖然贏得了戰爭,將日本變成了大明帝國的一個省份,但還是優容了天道教東神聖派和日本的天道武士。
受到這種思維模式的約束,大明帝國強大的國力便無從發揮。對於崛起中的明洲兩華夏,也只能透過拉一派打一派的辦法來削弱。根本沒有自己下場的條件,況且大明帝國的統治階級一直以來都壓制國內的公民意識,讓大明長期不能成為一個公民國家。由此帶來的國內矛盾的激化,也抑制了大明帝國對外動用武力的能力……直到大清帝國被革命浪潮所粉碎,大明國內的反動派們才在公民社會的問題上讓了一步。
而大明帝國完成公民社會的轉型還是慢了一拍,等到大明變成了一個公民國家的時候。戰爭的模式已經進化到了機械化,公民兵的作用大大下降,戰爭的科技含量大大上升。
而且,大明帝國轉變為成了一個民主化的公民社會之後,又出現了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問題……許多大明藩國的公民居然還保留著大明國籍。大明帝國和大部分華夏國家都承認雙重國籍。這就造成了大明帝國的對外政策陷入了不小的混亂。
同時也讓不少大明藩國的公民在國家認知問題上出現了錯亂,甚至出現了支援諸夏統一的政治派別——諸夏統一併不是不現實,只是操作難度很大,因此反對的意見也挺多的。
總之,華夏諸國(不包括神聖天道國、兩波斯和西華夏共和國)這些年都有點亂哄哄的,幾乎所有的政治派別都被要不要建立一個大一統的華夏而困擾。
與此同時,靠近歐羅巴民國的幾個列強,則全力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