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後的相互理解 (第4/4頁)
劉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
再對比今天爸爸媽媽說的這些話,我看著他們,眼淚也止不住地流。懊惱,悔恨,想大嘴巴抽自己,想回到過去制止撂狠話的自己,想開口對父母道歉……但這些終究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
一晃十四年過去,爸爸終於繃不住了,在我面前放肆地流淚,這十四年他去大學看過我,我工作後他去長沙看過我,也來北京看過我,但從未提起過心裡的這個疙瘩。
我握住他的手,好想對他說:“爸,我錯了。”
但我握住他的手,側低著頭,說出來的話卻是:“爸,別哭了,我現在不是很好嗎?”
父母和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千差萬別,是因為骨子裡都有一根折也折不斷的鋼筋立在那兒。
後來,我再去學校和大學生們交流,每當有同學不能理解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時,我都會想起自己的故事。
你不好了,他們會失落,他們會用盡全力保護你。
你好了,他們也會失落,他們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保護不了你了。
無論我們好不好,他們都會失落,我們從孩子變成了自己掌握命運的人,不再如當年一樣任何事都會依附於他們。這種失落,也許只有到我們成為父母的那一天才會理解。
——寫給我最愛的爸爸。
2013 年春節,爸爸說過完年就要去新疆做援疆的醫學志願者。我一聽極力反對,他從16 歲開始便在藥房抓藥,一直工作到63 歲才退休,我是希望他能好好地享受退休後的生活,不必那麼緊張和辛苦。他說多年前他曾被單位外派過去支援,他答應過他們,一旦他退休就會回去幫忙。我看著媽媽,媽媽卻說:“你爸爸也閒不下來,讓他去吧,趁還能動多幫助一些人。我也會沒事就過去陪他的,你放心好了。”
我前腳回到北京工作,爸爸後腳就到了吐魯番地區的縣城醫院。他換了手機號,給我發資訊:我這裡天氣很好,不用擔心,你自己注意身體。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不學醫的原因,所以他一定要趁自己還能折騰的時候,儘量多折騰,也不枉他做了一輩子的醫生吧。
我為有他這樣的爸爸驕傲,就像多年前那麼多人羨慕我有一個隨時可以看病問診的爸爸。我也要做一個讓他驕傲而不擔心的兒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