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4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五年科舉三年模擬 !
“鋪子每月要向府上供五件紙?”
自前年下半年起,開除一柱每月都有這比支出。原本鋪子收入尚算可觀,這比出賬隱在其中,並不明顯。而今鋪子生意慘淡,這比款項就凸顯出來了。
舊時沒有裁紙機,裁紙一般都是直接拿刀切的。方法也很固定,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事先用裁方子,即尺寸不同的模板,壓住裁線位置。人腳著力於裁方子上,雙手各握一柄直刀貼著裁方子邊沿裁下;另一種同我們現在手工裁紙的方法類似,即將幾十張紙對摺,拿一特製的彎刀伸入折中,將紙對半裁開。紙張的尺寸不同,對摺的次數也有所不同。
王楊氏的鋪子乃是小本買賣,供紙需求不大。是以採用的是第二種裁紙的方法。一刀裁紙約摸一百張左右,折為三四折,成為一疊,又稱之為一刀。十疊即為一件。用竹籠簍裝盛。
府上每月要從鋪上領五件,即是5000張。品種多為硬黃紙與麻紙。——王融自己書案上壓著的即是從公中領回的麻紙,每月兩刀。
加上王昂與王楊氏,三房每月用紙不過五刀。剩下的四十五刀,大房就是拿來糊牆也儘夠了!
老掌櫃眼皮子一跳,臉色也苦。
“府上原先不過每月兩件,咬牙也就省下來了,可如今漲到五件……夫人也不給個準話,老奴心中急啊。”
王融有些意外,“母親知道?”按她對王楊氏的瞭解,這種擺明了吃虧的事情,她是萬不會準的。
“拿到單子,我立時就遣人通知府上……約摸是二月裡的事了。”
王融算了算時間,那時候正趕上本尊王融大病,王楊氏日夜陪護,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不說這訊息遞進來了沒有,即使有,王楊氏估計都理會不得了。
這時間掐得可真好。
“我後來又遣人來找了幾回,見不到人,也就不再上門了……”老掌櫃見多了宅門裡的事情,有些話不好明說,只能暗著提點。
王融心中有了計較,將老掌櫃召到身邊,低聲耳語幾句。老掌櫃面露疑惑,卻仍是躬身應諾。
待老掌櫃離去,王融回屋換了身衣裳,提著案几上看了一半的詩集就出了門。
王府佔地不大,大房同三房又東西相望。不過一盞茶的時間,王融就到了大房前的月牙門。她特意放慢腳步,少頃就看到大伯孃迎出來了。
“早上喜鵲嘰嘰喳,我當是有甚好事,原來是魁元六娘子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