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1/3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五年科舉三年模擬 !
自高祖起,大唐的科舉已經有百年之久,在這百年的光陰裡,學子們知識點的攝取主要還是靠課堂夫子的講解與傳授,至於領悟多少,那完全就取決於個人悟性的高低。而悟性這種東西,因人而異,後期是很難改變的。
除了個人悟性之外,課後的複習鞏固,包括向夫子請教問題,與同窗進行學術交流等都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但從主觀可控的角度講,還是首推課堂領悟與課餘鞏固。——比如你不可能拿所有的問題去請教夫子,你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恰好從同窗那裡得到正確答案。
“學”首先是個人的事,因為“學而有疑”,才是一群人要解決的事。
作為個體,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自主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人的注意力不可能總是那麼集中,對於夫子的講課總會有遺漏與忽略。如果那剛好是一個重要的考試重點,那麼你就認栽吧。因為同樣一堂課,夫子他老人家是不會再講第二遍的。
去詢問同窗,或者直接拿類似問題請教夫子?這當然是沒問題的了。運氣好的話你完全能將遺漏的這個知識點補上。但若這樣的情況發生在□□,那麼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有教輔資料。
眾所周知,□□數目繁多,品種齊全的教輔資料就同它所包含的人口一樣,每年以指數爆炸的形式進行增長。經歷過新課改的孩子估計都不會對千奇百怪的各類教輔資料陌生。
那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各類“壓題百寶書”,實在□□學子是躲不開的噩夢。——除了學校為匹配教學“強行”要求購買的教輔材料,還有各類有針對行的應試模擬試題。品種之多,內容之廣,令人乍舌。
王融當初也是一路教輔試題做過來的,對“百寶書”中那些極具概括性的考試重點可謂是印象深刻。拋開由這類教輔造成的課業壓力不談,這些提取出來的重點不僅能加深學生的記憶,鞏固知識;而且能引導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系統的學習。對於學習的幫助是毋容置疑的。
瞭解到這一點,再回過頭來看大唐的科舉,這發展就顯得片面了。科舉的進步還主要停留在民眾的意識中。換而言之,就是缺乏系統成熟的“針對科舉考試”本身的“考試產業鏈”。
更直白點,就是大唐它欠所有掙扎在科考第一線的莘莘學子一冊“應試百寶書”!
沒有教輔資料的科舉還稱得上“完整”的科舉麼?答案當然是不!